全名科普:娱乐中坚守科学精神

人民日报 2016-08-18

  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科学探知的热情被点燃了。

  大大小小的科技馆,一到假期和周末就人流如织。新媒体端,“果壳网”“赛先生”“知识分子”“科学世界”等科普类公众号,文章阅读量动辄超10万。电视端,中央电视台的《是真的吗》、北京电视台的《奇妙实验室》、吉林电视台的《一探究竟》、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十万个为什么》,再到不久前央视综合频道大型科学实验节目《加油!向未来》,多档接力,成为周末不少家庭休闲益智的重要方式。“引力波”“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等科技语汇也成了公众耳熟能详、闲谈茶叙中少不了的“热”词。

    科普不能只津津乐道于没有经过时间验证的东西,更不能以博眼球为目的 

  这种现象自然令人欣喜。众所周知,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同时,随着“互联网+”“工业4.0”等国家战略的提出,科技将更快、更深入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只有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技,才能善用科技,从而实现“科技将让生活更美好”。更重要的是,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激发青少年一代对于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才能更好地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一方面,要让科普变得有趣。多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就曾撰文指出:“一些科学家不懂得如何与公众沟通。交流传授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有意无意地只用专业、枯燥的术语与公式,不善于把复杂深奥的科学问题通俗化、简单化,无法吸引广大群众,更别说让公众理解掌握了。慢慢地,公众对于科学的热情也就减少了。”让公众感到有趣、好玩儿是科普的第一要义。

  如今,无论是新媒体还是电视媒体都在自觉向内容的趣味性发力。如科普类公众号“科学世界”的文章,《蛇为什么那么长呢?》《植物会被晒伤吗?》《运动会损害膝盖吗?》……从生活常识切入,拉近公众与科学之间的距离;近期央视播出的《加油!向未来》也是用“人打哈欠会不会传染狗”“用几只倒扣的装满水的杯子可以吊起来两个人”这样的问题作为导引,把科学原理融入科学实验中。

  既有大型科学实验,如高空大型载人摆球装置讲解能量守恒、重型卡车拉开叠在一起的两本书讲解摩擦力,也有贴近生活的趣味实验,如“口香糖开椰子”讲解什么是非牛顿流体、镜子人“隐身”来讲解平面镜成像等,让科学从高冷变得有趣。

  另一方面,科普还要不失严肃。国内青年女科学家的杰出代表、刚受邀担任国内知名科普类新媒体“赛先生”主编的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就谈及,科普不能只津津乐道于那些没有经过时间验证的东西,更不能以博眼球为目的。

  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要传递的,应该是那些真正经过历史沉淀和被时间验证过的经典内容,“科学研究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不可能每天都有特别重要的、颠覆性的成果出现,相比较于追求最新和最热,我们更需要些沉潜之心。”

    使综艺性与科学性良好兼容,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要有趣、好玩,还要不失严谨,说来不难,践行不易。我们看到,以电视类科普节目为例,如何平衡普及科学知识的严肃性与视觉效果,如何避免科学主题沦为综艺节目娱乐性的“辅料”,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初衷,都考验着主创人员的能力。 

  回望科普类节目一路走来的历程,一些节目中出现的“《葫芦兄弟》中会喷水的是老几”“《忍者神龟》中4只神龟分别使用的武器有武士刀、忍者叉、长棍和什么”等类似问题,考察的是参赛者的见识面和记忆力,但也难免有讨巧、抖机灵之嫌。此前曾有学者分析,节目中知识题比重的降低,常识、八卦题目比重的提升,选手比拼中展现出来的竞争残酷性以及面对大奖时人性弱点的放大,都显示出节目从文化导向向娱乐导向的偏移。

  也正因如此,使综艺性与科学性良好兼容,是当代电视人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正如为《加油!向未来》撰写文案的瘦驼谈到的,科学综艺节目的创新,不仅要从形式元素的多样性考虑,更要融入价值导向和对科学精神的坚守,没有科学精神作为底色的科学益智类节目,是背离科普之初衷的。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说:“科学本质是好奇心的问题,科学就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包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或者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期待更多的媒体人以敬畏之心助力科学教育,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刘帮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人民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