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肠杆菌病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20-09-21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犊牛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病牛剧烈下痢及败血症,并迅速陷入脏器衰竭、脱水和酸中毒。

  (一)病因由多种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状细菌,大小为(1.1~1.5)微米×(2.0~6.0)微米,大多数有荚膜和鞭毛。大肠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有4种类型:光滑型(S),该菌菌落低凸、湿润、灰色、有光泽、边沿整齐;粗糙型(R),菌落扁平、平涩、边沿不整齐;中间型,介于前两种之间;黏液型,有荚膜。大多数的大肠杆菌是不致病,但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能致病,有两种类型的致病菌,一种为引起下痢,另一种为引起败血症。

  (二)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  7~10日龄的犊牛常见,冬春季节,牛舍潮湿、寒冷、拥挤、通气不好、气候突变、场地污染等,还有营养不足、饲料中缺乏维生素、蛋白质等和犊牛未喂食初乳等,这些因素均可引发本病。败血症是急性型,死亡率很高,特别是未食初乳的牛。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也可能通过子宫和脐带。2.症状  常以下痢、败血症及肠毒血症形式出现,下痢的犊牛病初体温达到40℃左右,食欲减少或废绝,随后下痢,粪便呈黄色或灰白色、粪中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及凝血块,犊牛常死于脱水和酸中毒,病程延长出现肺炎、关节炎,治疗及时可以治愈,但生长不良。肠毒血症型多发生于吮过初乳的7日龄的犊牛,突然发病而死亡,还可见到典型的中毒性的神经症状,死前出现剧烈的腹泻症状。败血症型主要在未喂食初乳的7日龄犊牛,病程较短,体温升高,精神不振,有的病例数小时死亡,有的病程延长,最后因关节炎、胸膜炎而死亡。3.病理变化  因败血症及肠毒血症而死亡的犊牛,常无特异的病变;因下痢而死亡的犊牛,尸体消瘦,黏膜苍白,呈急性胃肠炎变化,胃内有凝乳块,胃黏膜充血、水肿、肠黏膜部分充血,表面附有黏液。肠内容物常混有血液和气泡。有些病例被膜下有出血点,心内膜也有出血点。4.实验室检查  用无菌棉签取病牛的粪样、血液等,病死牛可取心血、肝、脾、肠内容物等直接作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可用普通培养基分离培养,也可用麦康凯或伊红美蓝平板。败血型大肠杆菌病,可从组织器官或血液中分离出一定的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血症型能在肠道内检出上述血清型大肠杆菌。动物试验,可作豚鼠角膜试验,以鉴定侵袭性大肠杆菌。将分离的菌株接种于固定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用铂耳钩取菌苔夹入豚鼠眼结膜囊内,如果是此菌,可引起角膜结膜炎。本病应与牛沙门氏菌病相区别,牛沙门氏菌病可引起各种年龄牛发病,而牛大肠杆菌病仅限于犊牛,牛沙门氏菌病以肝、脾、肾等实质器官有坏死灶,牛大肠杆菌病主要在胃肠道。

  (三)防治治疗原则是抗菌、补液、调节胃肠机能和调整肠道微生物平衡。发病后用4~8克高锰酸钾配成0.5%的水溶液灌服,每天2~3次;或每次内服磺胺脒10~20克,每天3次;每千克体重内服痢特灵5~10毫克,分2~3次服完。下痢不止时内服次硝酸铋5~10克或活性碳10~20克,同时进行静脉补液、强心等。也可以使用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或新霉素。内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12小时剂量可减半,连服3~5天。有食欲时,可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粉20克,温水1000毫升。预防应保持卫生,勤换垫草,犊牛必须吃到初乳。 编辑:赵琳审核专家:张元庆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