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工匠:我想面朝深空,走得再远、再深一些科普中国 2019-01-16 作者:赵鹏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自古就对广袤无垠的天空充满向往,中华民族世代传递着飞天的梦想。”伴随着“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嘹亮号角,从“嫦娥四号”初登月球背面时的惊鸿一瞥,到“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顺利完成互拍,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这群航天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震撼与感动。
在“典赞·2018科普中国”发布的2018年十大科学传播事件中,嫦娥四号赫然名列其中。为了带大家深入了解“嫦娥”背后的故事,人民网科普中国特别采访了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张熇见证了“嫦娥一号”奔月,参与了“嫦娥三号”诞生,又是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的执行总监,对“嫦娥”有着不一样的深厚情感。
“我们只是踏踏实实地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最近一段时间,“嫦娥登月”实在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媒体上与之有关的消息铺天盖地,不仅席卷了人们的“朋友圈”,也成为很多人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嫦娥四号任务本身确实意义重大,我们攻克了层层难关,一路披荆斩棘,做了一件外国人没有做成的事情。”张熇表示,“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和其他航天工作者一样,只是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很多人将参与探月的科研人员称为“嫦娥人”,张熇对这份“殊荣”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她表示,“首先,‘嫦娥人’意味着压力,由于任务背景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们忙的时候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地工作,可能早上8点上班,夜里12点还在做测试,计划之外的研读材料、开会讨论等都是家常便饭;其次,‘嫦娥人’意味着价值,嫦娥三号圆满着陆之后,俄罗斯同事曾真诚地对我们说,他们把嫦娥三号着陆的视频看了几十遍,并对我们的技术表示了赞赏,而在嫦娥四号立项之后,国外几十个载荷都希望能搭载我们的探测器,这些肯定与赞赏让我们感受到了工作的价值。”
同时,“嫦娥人”也意味着责任与合作。张熇表示,“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没有想过放弃和退缩,我们想的都是如何通过各种方法解决困难。同时,航天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工程大整体可以分为五个大系统,包括探测器、运载火箭、地面测控、地面应用、发射场等,我们主要研究其中的探测器系统。而探测器系统也拥有一支呈金字塔型的、庞大的研究队伍。在这个系统中,大家只是分工不同,每一个工序都特别重要,缺一不可。”
“在航天工作中,有一种要求叫万无一失”
嫦娥四号探月在表面上看起来气势恢宏,但具体工作却非常复杂、繁琐。张熇表示,“因为是首次着陆月球背面,所以缺乏可供参考的直接资料,虽然有一些遥感图像,但不确定信息仍然很多,包括月球背面的地形、地貌等。有些看似很简单,或者很‘奇怪’的问题,都需要科研人员一一解决,比如与月球正面相比,月球背面是更软还是更硬?探测器砸在上面会不会陷下去?”
“由于没有第一手数据,科研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就要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同时不得不提高各种产品的性能,比如提高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的动态范围等,以增强探测器的适应能力。”张熇表示,“就月球背面的软硬问题,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就要让探测器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都能安全着陆。”
张熇指出,“在航天工作中,有一种要求叫万无一失。每一次发射任务背后,都凝聚着很多人数年的心血与智慧,一旦由于考虑不周而出现闪失,就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因此,航天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确保万无一失。”
2019年1月16日,在“典赞·2018科普中国”活动现场,嘉宾分享“嫦娥四号”故事。
“希望能面朝深空,走得再远一些,走得再深一些”
“嫦娥工程从2001年开始论证,到现在已经将近20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栾恩杰、孙家栋、欧阳自远、叶培建等几位院士可以算作第一代‘嫦娥人’,如今,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这些50岁左右的‘嫦娥人’成为了第一线工作者。”张熇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经过多年积淀,传承下来的队伍。我们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一层一层打好基础,逐渐获得成绩,这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航天队伍,多少年如一日努力奋斗的过程。”
“不管是做月球探测,还是做遥感卫星,各个领域的航天工作者都要面对很多困难与挑战,我们是其中一员,但也只是其中一员。”张熇表示,“航天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缺了哪一个人,少了哪一颗螺丝钉都不行。”
很多人把自己的青春,甚至一生都献给了航天事业,张熇认为,“航天工作能够推动人类对未知的探索,推动技术进步,推动科学发现。我觉得,把一辈子献给航天事业是非常值得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我希望在有生之年,也能继续面朝深空,走得再远一些、再深一些,就这样一辈子一直走下去。”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或许,这群“仰望星空”的航天人,正是中国无数正在奔跑的“追梦人”的缩影,他们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埋头苦干、砥砺前行,而他们,正是中国人的脊梁。
受访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