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借科幻小说去普及科学是奇谈怪论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5-16

  5月1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今上海病逝,享年80岁。本文节选自2014年4月23日叶永烈专访。

  《十万个为什么》与“小灵通”

  李英: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有一套家喻户晓的科普图书,那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的名字是与叶永烈老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叶老师是唯一一位从第一版到第六版都参与其中的作家。叶老师,听说您参与编写《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才20岁,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参与创作的呢?

  叶永烈: 写《十万个为什么》是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机会也是非常巧。1959年我19岁,写了一本书《碳的一家》,是一个科学小品集。当时我看少年儿童出版社出过类似的书,我就把书稿给寄过去了,当时我不认识任何人。大概半年多,这本书就顺利出版了。编辑曹燕芳,是四川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在当时的编辑中算高学历了。少年儿童出版社数理化方面的书都是她在编。当时她在编《十万个为什么》,第一册是物理分册,她当时找了一批写科普小品的作家,顺利地完成了。化学分册她是找了上海师范学校的7位化学老师写,写了整整一年,当时已经写好了,但是像教科书一样。编辑部很不满意。正好我投稿,而我又是学化学的,我一投稿,她觉得不错,就给我寄来了5个为什么,让我试写,试写之后非常满意,就把化学分册170多个统统寄过来了。我就统统写了一遍。最后176个题目,用了我163个。后来的其他分册也找我,我来者不拒,又写了一大批。《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900多个问题,我一个人写了300多个,是第一版最年轻、也是写得最多的作者。第一版最初并不被看好,物理分册才印了5000册。但是由于其本身的魅力,这套书很快就非常轰动,第一版一共印了550万册。当时很多报纸纷纷开始选载。遍地开花。1962年解放日报头版头条,称《十万个为什么》大受欢迎。从此火起来了。周总理在自己车上也放了一套。胡志明主席书房里也有。正是由于写了《十万个为什么》,我的约稿从此应接不暇,我从此就更有信心进行科普创作了。

  李英: 好多人都听说过小灵通,知道是一个手机品牌,却不知道来自于您的小说。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小灵通漫游未来》的?

  叶永烈: 写完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我就想写个长篇了。当时我还病了,越是饥饿,越是产生幻想。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我写完信心满满给少年儿童出版社寄去,但遭到退稿,雪藏了17年,到1978年才出版,一出来就火了。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批斗和抄家,当时手稿是放在一个破纸箱里,放在岳母床底下,才得以保存。1996年的时候手机公司给我打电话,PAS是他们的手机牌子,想取个国内的名字,有人提议小灵通,又小又灵又通。开始并不顺利,后来火了,52家公司都用这个名字。手机特点是漫游,我的书写的是漫游。小灵通1961年就写到了手机,写到小伙子拿出一个小方盒子,里面是爷爷的图像,说要去吃饭去了,也就是可视手机。还写小伙子坐公共汽车,里面有个方盒子,可以看连环画,也就是现在的IPAD。小灵通的广告上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名字取自叶永烈的小说。去年小灵通印了18次。后来中央电视台拍小灵通电视系列片,拍了48集,就叫小灵通。81年的时候打算拍电影,编剧是梁晓声,他当时初出茅庐,导演是谢添。当时电影技术条件不行,钱也不够,飘行车拍不出来。如果有人投资,拍成大片,我也很愿意重出茅庐。

  十万个为什么不断再版,到现在发行量已经超过一个亿,而小灵通的手机用户也达到了一个亿,所以有人说我20岁和21岁各赚了一个亿。至今,《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超过一亿册,而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用户也将近一亿,这两个『亿』是叶永烈丰富的精神财富。前几版加起来都上亿了。应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书了。

  科幻创作谈

  李英: 1981年您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个小说,叫《腐蚀》。听说您这部书的创作灵感是来自搜寻科学家彭加木的活动?

  叶永烈:当时他在罗布泊失踪,我去现场采访。后来我写了一个长篇,就叫《搜寻彭加木》。当时进入现场的,只有一个新华社记者,还有一个就是我。当时罗布泊是核基地。国防禁区。国防科委管这个事情。钱学森的传记是我写的,70万字。早就出来了,在他去世的第10天就出来了。是他儿子约我写的。《腐蚀》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反腐。当时还是很先进的。里面的方爽有彭加木的原型。体现了他那种献身的精神。当时我从回来之后,正好人民文学小说组的组长王扶来上海约稿,跟我谈,我当时构思已经有了,他问我能不能给人民文学写一个科幻小说,他特别强调是科幻小说,我当时把故事讲给他听,他说很好,我就回去花了两天写完,写了两万多字。骑着自行车去给他看,他提出了一些意见,我改了一下午,他拿走就发在11期上。刚发没几天,韩素音来北京,看到了这小说,非常喜欢,约我见面。她是医生出身,对微生物很感兴趣,她谈了自己的看法。当时每年都要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那年腐蚀也成为候选,后来差了几票,是因为发在11期,因为刚刊登,影响还不是很大。如果这个获了奖,我可能就后来不会去写报告文学了。我在《收获》、《上海文学》上也发了不少纯文学。

  李英: 现在大家一提到科幻小说,总感觉有一些庸俗化和商业化的趋势,这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美国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涌入吗?

  叶永烈:美国搞得很成功,他们的很多科幻小说都是拍成大片。他借助电影的平台,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在美国住在童恩正家里,他让我去看夜场,他带我去电影院看侏罗纪公园,我第一次看科幻大片,我非常佩服。他说中国就缺少这样的电影,这样的导演。后来在中国播出以后,有好几篇评论都提到,这个侏罗纪公园意义就来自叶永烈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早就多少年前就写了,但是中国就没有这个土壤。我上个月在硅谷住了一个多月,我就发现很火的特斯拉汽车,搞这个汽车的马斯克是南非人,他如果是在南非,我看他就搞不成。他从南非到加拿大留学,然后到美国斯坦福留学,然后硕士辍学,搞自己的事情去了。正因为在硅谷,才搞成特斯拉。要有个环境。我一月份在南非,我二月份在美国。我看在南非这个状态根本就不行。平台很要紧。电影也是如此。

  李英: 我想问一下,您觉得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如何把握?

  叶永烈:其实对科学性有种误解。一类是硬科幻,一类是软科幻。对硬科幻你可以要求它符合科学原理,其实软科幻是借助某种幻想的平台来展现他的文学诉求。你想,威尔斯最著名的《隐身人》说人吃了药片就变成透明的,还讲了一些光的折射等等,作者也知道这是骗人的,他只是借助这件事情,也就是,人一旦隐身,他的灵魂会指使人去做哪些事情。关键是在这个地方。我非常喜欢软科幻这类小说。但是这种小说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说科幻小说是科学普及的一种,是科学普及的工具,用工具论来衡量,当然是会受到批判的。其实那些人根本就不懂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的灵魂,它最精彩的就是软科幻小说。当然,硬科幻小说我也不反对,小灵通漫游未来就是硬科幻小说,《南方周末》曾经用整整一版来考证1961年写的小灵通里面的幻想,下面是某某人在哪天实现了这个,还配了照片。甚至转基因食品也被挂上去了。因为里面写到向日葵像树一样高,西瓜像桌子那么大等等。其实我更喜欢软科幻小说,因为软科幻小说更靠近文学,它里面也讲一些科学的原理和道理,可以说是一种科学的幌子。像威尔斯是新闻记者出身,他根本不是科学家。他就是借助这个事情来展现他对社会现实的一些看法。

  李英:以您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怎么才能写好科幻小说呢?

  叶永烈:这个其实科幻小说作者要有科学素养,然后更重要的是,文学素养。具备这两方面,就能写好。不要求专家,专家往往写不好。应该像一个照相机的广角镜头,不要像长焦距镜头,视野会很狭窄,那是专家的事情。

  李英: 您应该是看过国外的不少科幻小说,您感觉国外的哪个科幻作家对您的影响最大啊?

  叶永烈:很多人都以为我受过很多国外科幻小说影响,但其实我写科幻小说的时候我根本就没看过,当时看了几篇零星的,恰恰都是现在提起来人家根本都不知道的。比如,我看的第一篇是《射击场的秘密》,是《中国青年杂志》上登的。写的是一个军事射击场,后来发现有很多照片,角度很低,后来知道是狗眼睛里被装了照相机。还有就是《空中飞人》,那个是科幻。最早第一篇是高中时候我和同桌自费订了一本杂志《知识就是力量》,这个不是我们现在的这个《知识就是力量》,而是苏联的一个刊物。里面有个《精密度的钥匙》。这些现在没什么名气。我最初就是看了这些,凡尔纳 威尔斯 阿西莫夫啊 我当时一概不懂,都是看的苏联人写的。西方科幻小说对我没有太大影响。也就零零散散看了点科幻小说,产生了一些兴趣。我写小灵通的时候就是看了这些。我当时写的时候知道自己写的是科幻,这个概念有,知道有种文类叫科幻小说。,

  科幻之未来

  李英: 我知道您把科幻小说比喻为舞会上悄然隐退的灰姑娘,您认为这个灰姑娘,还能当王妃么?

  叶永烈: 应该可以。你看现在,王晋康老师,写了很多,还有刘慈欣、韩松他们都是新一代的主力军啊。我想会有更多发展。在美国,科幻小说很流行。你看他们有那么多大片。

  李英: 您对中国科幻小说走出去有什么看法?

  叶永烈:应该的。我当时就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写过好多中国科幻小说方面的报道。当时跟美国的交流非常频繁。比如海因莱因到上海来,就来找过我,给我讲了很多创作经验。对我启发很大。我们都希望走向世界,我的黑影也翻成英文了。我当时还主编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德文版、英文版、日文版。出了好多。当时就是为了走向世界的,当时还是很小步。包括日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科幻小说研究会,最近武田雅哉出的《飞吧,大清帝国》,当时我还是他的导师,他当时才20多岁。小伙子一个。他评论说,中国所有的读书馆里面,论藏书,数我家最全。早期科幻我差不多都买全了。我想现在条件好了,走向世界比当年更容易了。

  李英: 那您觉得中国科幻小说要是持续发展,不断繁荣的话,需要哪些因素呢?

  叶永烈:我觉得社会宽松已经有了,关键是培养一批新的后起之秀。,我想会出现的,比如刘慈欣和王晋康 韩松,我觉得都是努力的人,我想会有越来越多人投入这个队伍,只要他有科学素养又有文学素养,能够把握中国特色。

  李英: 葛浩文认为中国的文学作品,以情节和结构见长,在人物塑造上差一点,以西方读者的口味来说,还不是很符合他们对小说的界定。比如《红楼梦》,按照西方的小说模式来说,里面有很多琐碎的东西,枝枝蔓蔓比较多。和情节主题无关的东西。

  叶永烈:他是一家之言,愿意怎么说都可以。我看苏联小说《真正的人》,前头二十页就是写飞行员掉进了一个原始森林,就爬呀爬,爬了20页。对胜利的景象,鸟啊花啊,这是他的特色,每个人的审美观不一样。当然啦,我个人也认为,写好故事很重要。编好故事,尤其是开头。一开始就把读者抓住。比如我的《黑影》,开头写捕蚊子,后来发现捕的蚊子里面有一只有人血,在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蚊子为什么会有人血呢,大问号,这山上肯定躲着人,这人是谁。然后就慢慢编下去了。开头就要异峰突起。然后下文分解,故事一步步精彩下去。我一般写小说是画好框图。每个人的手法都不一样。但是故事很重要。另外人物形象也很重要。你看水浒传的成功就在于他塑造了那么多鲜明的形象,每个形象都不同。性格都不一样。这就成功了。人物立起来了,作品就立起来了。我一直认为借助科幻小说去普及科学简直是奇谈怪论,以为真正把科学内容用1000字写个科学小品写出来可能更清楚。科幻小说就是小说,它的作用在于使青少年读者对科学产生兴趣,不一定直接传播科学。做到这点就已经很成功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产生兴趣之后,就可以自己摸索,登堂入室,登上科学的殿堂。它只是让你产生兴趣。你想从中学到多少科学知识,那是有点荒唐。我们过去认为科幻小说普及科学知识,这是一种不符合科幻小说本身规律的观点。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