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营养疗愈指南,助你元气满满

科普中国 2020-10-29

  “一觉睡到九点半,之后起来约个饭,整天盯着电视看,只求网速不要慢,假期生活节奏有点乱……”,你的假期生活是这样吗?

  十一假期恰逢中秋佳节,亲朋好友聚会肯定少不了,餐餐大鱼大肉,顿顿“油水”很足,最辛苦的就是我们的肠胃了,连续多天反复承受大量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膳食,兼具消化、吸收、代谢的重任,似乎已经不堪重负了。假期结束,工作生活要步入正轨,我们的肠胃也需要减减负了。

  吃的“少一点”

  减轻肠道负担,饮食要清淡,总能量要控制,同时还要做到三少:少油、少糖、少盐。控制总能量不是“清肠不吃”,不吃不仅不利于胃肠道恢复,反而是雪上加霜,就像电脑在高速运行时突然断电会损坏硬盘,在大量高蛋白高脂肪进食后突然不吃也会损伤胃肠道,正确做法应该是一日三餐都不少,每顿七分饱,肉类适当少,谷类蔬菜好。

  吃的“素一点”

  脂肪是所有营养素中胃排空最慢的,也是最难消化的,饮食中除了烹调油外,很多的动物性食物中也有大量的饱和脂肪,节后饮食调整要适当减少肉类的摄入,但也不能只吃素,纯素食会造成微量营养素、必需脂肪酸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减少肉类的同时要增加鸡蛋、牛奶和豆制品的摄入来保证蛋白质摄入。

  吃的“粗一点”

  节日期间吃得过多过饱,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者便秘,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肠道不适,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直接参与三大物质的能量代谢,并对能量的有效利用起着重要作用,节后应多吃粗粮和蔬菜等高膳食纤维食物,尤其是富含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的深颜色蔬菜。

  节后饮食调整就是让过节期间“过剩”的营养“软着陆”,遵循食物多样化和饮食均衡的原则:一定量的主食、一袋牛奶、一个鸡蛋、一斤蔬菜、50g 豆类制品、两餐之间一个水果、150g 瘦肉和3勺植物油;避免油炸、肥肉、动物内脏以及过冷、过硬、过辛辣的饮食;选择健康的烹调方式:先洗后切,开汤下菜,起锅放盐。做到“定时、定点、定量”用餐,逐步恢复到节前的进餐规律。

  作者 | 王欢

  注册营养师

  中国好营养科普达人

  审核专家 | 秦虹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中国好营养审稿专家

  编辑 | Resomi、Ying

  校对 | Lei yuk_yan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