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5.png

缸塔法制造硫酸:民间智慧与科学创造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中国科学技术馆 2021-06-25

  批量生产子弹和炮弹,需要大量的火药。而在抗战时期,民间生产的黑色火药爆炸威力不足,从战场上缴获来的无烟火药又非常有限。毛泽东指示要尽一切可能发展工兵炸药。制造无烟火药,必须先有硫酸,硫酸是制造无烟火药的重要原料,被称之为“火药之母”,是军工生产的必需产品。

  1940年3月,军工部批准将硫酸研制作为研究室重点课题,由于正规的接触法、铅室法制造硫酸在太行山区均无法采用。刘鼎就组织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就地取材,土洋结合,把老百姓家中的陶瓷大缸两个一组对垒成塔,再把几个塔连接起来组成缸室,用“缸塔法”代替“铅室法”,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硫酸。这是根据地兵器工业炸药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军工史乃至世界军工史的奇迹,更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的有力保障。

  

  抗日根据地在炸药研制上实现了怎样的创举?

  抗日战争时期,黄锡川、韦彬、张方等人,在没有铅室、没有不锈钢材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具有耐酸和抗腐蚀性能的大水缸,一个做成“公”,一个做成“母”,一对对上下对扣,叠成缸塔,在缸上打孔,各个缸塔用铅管连接。前塔前安有两个设备:一个是三角形的铜硫磺箱,放入硫磺,在其中点燃硫磺,用风箱代替风机鼓风,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另一个是火硝罐,装入火硝和硫酸,加热后产生氧化氮气体。所有产生的氧化硫、氧化氮气体和氧气等一起进入缸塔,经过多级循环蒸发形成硫酸。化学厂边生产边改进,开发了简易却有效的工艺与设施,开始了硫酸、硝酸的批量生产,通过“盆式硝化法”生产硝化甘油,使太行山根据地火药、炸药生产由黑色炸药转向烈性炸药,并逐步由枪弹发射药延伸至炮弹发射药,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技术馆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