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镇创立“红白理事会”,倡导文明新风尚,获群众好评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1-07-12 作者:文明乡里

古往今来,红白事都是我国人们的大事,里面有着诸多的风俗、传统和规矩,不少地方的风俗繁缛,人们办一次红白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难道是以此为由才成立“红白理事会”方便操办?

现在不少人可能都不太了解红白事具体指什么。所谓红白事,也称之为红白喜事,红的是指结婚做寿之类的喜事,白的是指做丧事,统称为红白喜事。无论是结婚做寿,还是丧事都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大事。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阴平镇,在镇上党组织的指导下,由群众推选各个村里面处事公正、德高望重的热心人士担任理事会成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红白理事会的主要工作是重新制订基层农民的村规民约,并且进行张榜公示。据了解,制定的村规民约有着十分详细的规定,比如在红白事的办理标准、宴请人数、操办流程都有明确规定。

阴平镇成立理事会的初衷是迎合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通过乡风文明助力和推动乡村振兴。如今,阴平镇的红白理事会已经成为农村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试点。

陈玉玺是阴平镇斜屋村的一个村民,他在提及红白理事会的事情时,连连点赞好评道:“以前过年,单单人情往来就需要大几千元钱,现在钱花少了,但是情分却是一点都没少!”

破除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厉行移风易俗新风尚,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们希望各地尽快普及开来,造福各方百姓。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