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运动损伤,打羽毛球也要讲科学

科普时报 2021-08-07 作者:田天宁

  8月8日是第13个“全民健身日”,今年的主题是“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旨在借助公众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热情,引导大家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科学健身。

  打羽毛球是一项很普及的运动,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英国知名科学杂志《柳叶刀》刊发的一篇涉及120万人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的运动对精神和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结果打羽毛球等挥拍运动被誉为 “性价比最高”的运动。但在运动中错误的姿势或者热身准备不足,会导致关节、肌肉等损伤。一般而言,羽毛球运动的损伤,绝大部分属于软组织损伤,主要涉及肌肉、筋膜、肌腱、腱鞘、关节囊与韧带等,运动时千万要注意,不要让“最高性价比”的运动浪得虚名。

  击球时瞬间肌肉收缩,损伤肩关节

  扣杀球时应将力量集中在腕关节,击球瞬间肌肉收缩,其他时间肌肉应放松。如果击球时将力量集中在了肩关节且肌肉始终保持紧张,就很容易使肩关节受伤。

  反手击球时,损伤肘关节

  肘关节损伤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比如“网球肘”是所有球拍运动中常见的伤。打羽毛球时,屈腕、旋前臂的动作较多,如反手击球,肘关节在130—180度时,伸肌群的合力最集中,而外侧韧带也拉得最紧。此时如果用最大的力去做投掷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因此,加强保护肘关节和预防网球肘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在打羽毛球前要充分活动各关节,最好挥几分钟空拍;打球时要逐渐加力,特别是冬季天冷时;握拍要放松;击球时肘部不要过直;逐步增加力量练习,可佩戴护肘。

  击球时手腕后伸和外展,损伤手腕关节

  打羽毛球时,无论是击打、扣杀及吊、挑、推、扑、勾球都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后伸和外展的动作,随着手腕快速伸直、闪动鞭打击球或手腕由后伸外展到内收,内旋闪动切击球,手腕在这种快速的后伸、鞭打动作中,还不断做出不同角度内、外旋及屈收动作,使手腕部的薄弱环节三角软骨盘不断受到旋转辗挤造成损伤。

  还有就是拍子的问题,拍子太硬、太重,都容易震伤手腕。因此,在羽毛球运动中,不仅要重视手腕的准备活动,而且更要选一把顺手的拍子。

  打球时腰部过屈、过伸,损伤腰肌

  羽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要求腰部处于不断地过屈(如弓步接吊球、跨步接、搓网前球)或过伸运动中(如扣、杀球、击后场高球)。在重复做这些动作中,腰很容易受到损伤。如果在打球时注意力不集中,肌肉过于放松,动作技术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造成急性腰扭伤的发生。

  当出现急性腰肌扭伤时,腰部会出现持续局限性疼痛,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防止因延误治疗而转为慢性。扭伤初期宜睡硬板床,注意保暖与休息,重者需休息2—3周。治愈后应尽量避免再次扭伤。

  跳起扣杀后落地姿势不当,损伤膝关节

  膝关节损伤,往往与跳起扣杀后落地姿势不佳有关。做跳起动作时要格外小心,因为跳起后落地时,人体容易失去平衡或两腿靠拢不够,使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即有可能造成膝内侧韧带损伤,甚至内侧半月板损伤;如果屈曲的膝关节、小腿突然内收、内旋或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外展、外旋,则会引起膝外侧韧带损伤,甚至外侧半月板损伤。

  如果股四头肌的力量强,运动中承受负荷的能力就强,出现劳损的可能性就会小。平时要多采用静力半蹲或负重静力半蹲来增加该部位的力量。做加强力量的练习时,膝关节屈的角度可由小到出现膝痛的角度开始,慢慢加到不超过90度,每次练习时间可由5分钟开始慢慢加大到半小时以上,练习时,以出现股四头肌轻微的抖动为止。运动时佩戴护膝,可有效预防膝关节损伤。

  接球时脚尖着地,损伤踝关节

  踝关节也是羽毛球运动中极易受伤的部位。由于羽毛球落点变化大,打球者需要脚下不停移动,很多人冲到网前跨步接球时,因速度太快而习惯用脚尖着地,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踝关节局部负荷过重。加上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踝关节韧带扭伤。姿势长期错误,还会造成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正确的着地方法:前跨步时脚跟外后侧最先着地,依次向前直至整个脚掌落地。落地时应尽量将脚步放轻,避免突然、猛烈地着地。最好能在木制地板的场馆里打球,运动鞋的鞋底要有一定厚度和弹性,以降低造成踝、膝等关节损伤的几率。据调查,羽毛球运动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多达七种,而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两个是局部负荷过重和场地不良。

  总之,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时规范动作,希望羽毛球运动能让你体验更加快乐、健康的生活。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时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