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以身许国的两弹元勋

科协改革进行时 2018-05-24 作者:温远灏

  1968年12月5日凌晨,

  一架飞机在首都机场附近坠毁。

  飞机残骸散落一地,

  十几具尸体被烧得面目全非,

  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

  工作人员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

  赫然发现:夹在两人中间的竟是

  一份装有热核导弹实验数据文件的公文包,

  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这两人就是

  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正是依据这份用生命保护的重要资料,

  在他牺牲的22天后,

  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成功试爆,

  氢弹的武器化得以实现。

  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

  隆重表彰为“两弹一星”事业

  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

  其中,有一个让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

  那就是郭永怀。

  

  两弹一星元勋纪念墙

  这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名字!

  作为建国初期能和钱学森齐名的科学家,

  他是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

  与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

  一起被公认为我国现代力学四大奠基人。

  在空气动力学和应用数学领域的

  科学成就为国际所公认。

  事实上,

  他拥有的诸多头衔,

  都不如这句话让人信服:

  他是唯一在“两弹一星”三个领域

  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但在彼时,

  他已经牺牲了30年零9个月。

  时年81岁高龄的李佩先生替他的丈夫

  接受了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在郭永怀的家乡:山东荣成

  这个全国知名的将军故里,

  知情者奔走相告:

  中央为郭永怀追授功勋奖章了,

  共和国没有忘记她的

  这位赤胆忠心鞠躬尽瘁的儿子!

  然而,更多的家乡人也与他乡人一样,

  就连郭永怀的名字都不曾听说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些中国科学家

  突然从国际科学界神秘消失,

  连妻子都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隐姓埋名,

  投身到我国核武器研制当中,

  郭永怀就是其中一位。

  

  1909年4月4日,

  郭永怀出生在

  山东荣成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1938年春,前往西南联合大学,

  师从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周培源教授。

  1940年8月,历经28天,

  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成为该校第一批中国留学生,

  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海外生涯。

  1941年5月,

  郭永怀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

  师从20世纪最伟大的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

  在这位科学巨匠的指导下,

  郭永怀打开了尖端科技的探索之门。

  经过苦心钻研,郭永怀拿出了

  震惊世界的重要论文《跨声速不连续解》,

  破解了声障这个世界难题。

  基于他的研究, 美国1949年成功制造了

  第一架实用的超音速飞机F-10战斗机,

  郭永怀也因此跻身世界知名科学家行列。

  

  郭永怀和夫人李佩的结婚照

  冯·卡门的大弟子西尔斯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

  聘请郭永怀前去任教,

  郭永怀成为该院的三大创立者之一。

  在康奈尔大学执教的十年,

  是郭永怀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

  也正是在这里,

  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李佩。

  1948年秋天,两人结婚,

  开始了宁静而幸福的生活。

  当时的郭永怀已是康奈尔大学的终身教授,

  上世纪50年代,仅月工资就高达800美元。

  尽管在国外的生活富足而优雅,

  但是郭永怀始终心系祖国。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郭永怀们的心活了,

  他们恨不得一夜飞投母亲怀中。

  但是,由于美国方面的阻挠

  郭永怀依旧必须等待。

  

  时机终于来了!

  1955年8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

  日内瓦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

  周恩来总理和美方进行了谈判。

  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不久后,

  美国政府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

  在此之前,周培源、钱伟长等人

  已在1947年绕道欧洲回国。

  钱学森也在1955年回到祖国。

  很多年后,李佩老人

  回忆起这段经历依然自豪不已:

  “禁令一旦取消,老郭就坐不住了,

  整天和我盘算着回国的事。

  美国的许多朋友,

  包括已经加入美籍的华人朋友劝他,

  康乃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很不错了,

  孩子将来在美国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

  为什么总是记着那个贫穷的家园呢?

  不劝倒罢,劝的人越多老郭越来火,

  他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知郭永怀者,莫过钱学森。

  当时已任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

  于1956年6月写给郭永怀的信中,

  急切之情跃然笔端:

  “我们现在为力学忙,

  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

  自然是力学研究所,来,快来,快来!

  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

  

  195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

  郭永怀动身返家了!

  但像郭永怀这样一位

  已被美国多方关注的伟大科学家,

  一位美国数学学会会员,

  一位在航空学和物理学方面

  都卓有建树的中年学者,

  想走就走谈何容易!

  1953年,

  英国著名教授莱特希尔

  曾经力邀郭永怀前往讲学,

  心怀叵测的美方就是不予签证。

  就在回国家夕,

  郭永怀在他的房后园中烧掉了

  十多年来积累的一大批科研资料和讲义文稿。

  纸张燃烧时所升腾飞舞的烟尘,

  都吸引起了周围邻居的不满。

  郭永怀深知,

  “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烧了,省得麻烦。”

  其实,这些东西早就在他脑子里了!

  第二天,在康奈尔大学篝火欢送会上,

  他又把一部即将完成的书稿焚之一炬。

  

  郭永怀的一家和同他们

  一起归国的几位科学家

  终于踏上了克里夫兰总统号。

  一惯守时的这条客轮却突然被通知延时启航。

  船上有几个着深蓝色制服的

  彪形大汉专门检查中国人的行囊,

  后来才知道,他们原来是

  美国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的。

  这时大家才明白了,

  郭永怀为什么要烧毁他的全部文稿。

  随着克里夫兰总统号一声长鸣,

  郭永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当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时,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热泪盈眶。

  本想到深圳去迎接他们的钱学森

  因故未能亲临,托人带给了郭永怀

  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永怀兄:

  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之中,

  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

  我们想你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体验。

  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第一天,

  也就是快乐生活的第一天,

  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

  一回到祖国,

  郭永怀就如愿和钱学森、钱伟长

  一起投身于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的科技领导工作。

  1956年年底,

  刚刚成立几个月的力学研究所

  迅速发展为全国力学研究中心。

  不久,郭永怀受命出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1957年,

  在郭永怀和钱学森的倡导下,

  力学所与清华大学合办了工程力学研究班,

  郭永怀担任班主任和主讲人。

  当时他回国不久,

  许多专业词汇还不能准确地用中文表达,

  但他坚持每次授课必用汉语。

  遇到一些专业词汇,常常说出几个译名,

  问听课的学生和助教,当他的译名得到认可时,

  郭永怀像学生做出了一道难题那样高兴。

  回国之后,

  郭永怀便将卖掉国外汽车、洋房的

  全部所得48460元捐赠了出来,

  那时,2000元就能在北京买下一座四合院。

  如此大方的郭永怀,对自己却非常“小气”,

  他的手巾要用到破得不能再用了才肯换新的,

  他的钢笔一直用了很多年。

  1957年底,

  郭永怀参加制订了

  “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规划”,

  担任力学科技规划专业组副组长。

  他和力学界其他专家一起审时度势,

  分析国际上力学研究的动向,

  并根据我国实际制定学科及其发展规划,

  使我国的力学研究工作迅速发展到了

  能够通过现场测试、大型实验等

  多种手段并用的现代化阶段。

  自此,他和钱学森致力于

  高超声速流体力学、电磁流体力学

  和爆炸力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成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58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化学物理系,

  郭永怀出任首任系主任。

  这期间,郭永怀创办了

  《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并亲任主编,

  翻译出版了《流体力学概论》等多部学术名著,

  先后开展了新兴的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电磁流体力学等多项课题的研究,

  其成果不断引起国际科学界瞩目。

  在中科院组织的星际航行座谈会上,

  郭永怀大力提倡我国要发展航天事业,

  并就运载工具、推进技术等问题

  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

  不久,他当选为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

  

  1966 年10 月1 日,彭桓武(中)与 朱光亚(左)、邓稼先(右)在天安门城楼

  1960年7月,

  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决定

  撤走全部在华的核工业系统的全部专家,

  随后又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

  苏联的单方面撕毁协定和合同,

  给刚刚起步的我国核工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郭永怀临危受命,

  他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

  中国核武器研究的最初的三大支柱。

  他被任命为二机部九所

  (现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副所长,

  负责我国核武器的研制,

  主要负责原子弹弹头结构设计、

  引爆方式等方面研究,领导场外试验委员会。

  当时的工作地点海拔3800米,

  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生存环境极其恶劣。

  他们经常吃不饱,饿着肚子搞实验。

  年过半百的郭永怀

  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奋战在青海高原上。

  因为缺少设备,科研人员就手工制作烈性炸药。

  这种炸药有剧毒和高腐蚀性,

  而且很不稳定,极易爆炸。

  有一次发生意外,5位科研人员

  在制作炸药的过程中不幸遇难。

  最后,他们的遗体是用脸盆端出来的。

  广大科研人员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

  换来了新中国原子弹的第一声爆响。

  当蘑菇状怒云扶摇升腾之时,

  郭永怀和他的战友们无不欢呼雀跃!

  随之,郭永怀就满含热泪浑身瘫软下来。

  现场中有人说,别喊,让郭院长休息一会儿吧。

  

  1964年10月第1颗原子弹爆炸前夕,试验指挥部领导与专家合影

  “两弹”研制成功后,

  郭永怀又致力于核弹的武器化,

  并且在导弹刚起步时,就提出了研究反导系统。

  郭永怀领导研制出的我国第一颗肩扛式导弹,

  在抗美援越战争中,让美军吃尽了苦头。

  郭永怀参与研制的东风2A,

  是中国第一种可装载核弹头的导弹,

  由我国自主研发,射程可达1500公里,

  能够发射1290公斤重、两万吨当量的核弹头。

  郭永怀同时参与领导了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

  由于郭永怀长期从事这种绝密工作,

  和家人聚少离多,

  他年幼的女儿过生日时向他讨要礼物,

  郭永怀满怀歉意地指着天上的星星说,

  以后天上会多一颗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礼物。

  在郭永怀牺牲不到两年,

  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的女儿郭芹终于收到了这份迟来的生日礼物。

  

  郭永怀夫妇与女儿郭芹

  在核弹武器化的后期研究中,

  郭永怀不断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主张,

  后来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

  郭永怀这些主张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对氢弹,郭永怀也从

  结构形式、弹体重量、减速装置等方面

  提出了一些科学见解,

  从而保证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的圆满成功。

  

  1968年12月,

  郭永怀率领着攻关队伍

  在青海高原上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经过大量计算和反复推敲,

  一组准确的数据终于被测算出来。

  由于这组数据直接关系到

  第二代导弹核武器的成功与否,

  所以郭永怀急需赶回北京。

  其实那时候为了保证安全,

  周总理是不允许这些大科学家轻易乘坐飞机的。

  但为了赶时间,郭永怀还是整理好绝密资料,

  层层包裹装入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匆匆赶往机场。

  

  李佩教授在签郭永怀先生百年诞辰首日封

  1968年12月5日凌晨,

  郭永怀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机场时,不幸坠毁。

  在生命将尽的最后时刻,烈火吞噬了他的躯体,

  紧抱资料没有挣扎,他把自己融入了天际,

  却将丹心留在大地。

  1988年12月5日,

  李佩将郭永怀的骨灰

  从八宝山烈士公墓请了出来,

  埋葬在中科院力学所内的郭永怀雕塑下面。

  同时,李佩还将一同牺牲的

  警卫员牟方东烈士的部分骨灰,

  也安放在雕塑下面。

  李佩说:“小牟太年轻了,太可惜了,

  也是为着跟他,所以才牺牲的。”

  

  李佩生前在郭永怀雕塑前的合影

  2017年1月12日,

  李佩在北京病逝,

  她想“与老郭埋在一起”。

  同年4月5日,

  人们遵从李佩的遗愿,

  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为她和郭永怀举行合葬仪式。

  近半个世纪后,

  这对中国科学家夫妇终于“重逢”。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清明的风,吹起了许多哀思。

  斯人远去,但他们留下的故事仍在流传。

  今年是郭永怀先生109周年诞辰

  请记住这位以身许国的伟大科学家!

  文/科协改革进行时记者 温远灏

  本文根据人民日报、大众日报、新华网相关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协改革进行时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