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高景德:驰骋于电机界与教育界双领域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8-11-22

  1922年,高景德出生于陕西省佳县。在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到西北工学院电机系学习。求学期间,高景德便十分努力,与著名材料学家师昌绪是室友,师昌绪曾回忆,当时他与高景德同住一间宿舍,竟然几星期不曾见面。原因是师昌绪每天吃了晚饭就去教室看书学习,一直到夜里两三点钟回宿舍;回宿舍时,高景德又出去学习了。由于物资匮乏,教室严重不足。山区没有电灯,学习全靠蜡烛和煤油灯。因此,学生自觉分为两批,一批学到半夜两三点钟,另一批是从半夜学到清晨。

  从西北工学院毕业后,1945年,高景德进入了西京电厂工作,工作两年后,高景德又应聘到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任教,之后,作为国家选派的首批留苏学生,前往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电机系攻读副博士学位。由于学习成绩优异,高景德被批准延长学习期限一年,并且,破格获得了可以在完成博士论文后,直接答辩申请技术科学博士学位的资格。1956年5月,高景德以“应用于远距离输电系统中的凸极同步电机的研究”的论文,被越级授予技术科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苏联技术科学博士学位的毕业生。

  学成归国后,高景德任清华大学教授,主持建立了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长期从事电机和电力系统分析和控制的研究工作,发展和深化了电机理论和方法。在串联电容引起交流电机自激的研究中,得出存在两个自激区的结论,提出了克服自激的新措施。在高景德的潜心指导下,他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的发电机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在多台大型发电机组投运成功,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电机界严谨钻研的精神,让高景德在教育界也不断突破,并在提高办学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1983年至1988年,高景德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在任职期间,他提出“着重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的办学方针,使学校成为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经管、文科的综合性大学。他还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研究生院,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推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各项改革,高层次人才(硕士生、博士生)培养逐渐形成规模,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清华大学建成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作出重要贡献。

  高景德一生真诚坦荡,甘为人梯,几十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将毕生心血都贡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和科研事业。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