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盛彤笙:开启智慧之门 为国育英才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8-11-22

  2016年,话剧《盛彤笙》在甘肃农业大学首演。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王小军担任编剧和总导演,演员均为甘肃农业大学的在校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送给盛彤笙的礼物,因为这个话剧以盛彤笙为主角,反映了他创建国立兽医学院的曲折经历,与此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学校奠基者、开拓者的坎坷与辉煌。从这部话剧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盛彤笙丰硕科研成就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他的精神也将继续鼓舞人们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盛彤笙,江西省永新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动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青年时期留学德国,在此期间盛彤笙勤奋向学,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并于1936年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短短两年后又获该校兽医学博士学位。拿到双博士学位的盛彤笙很是挂念祖国,于是在1938年回到了祖国。

  4年的留学时光,盛彤笙亲眼见证了祖国与欧洲各国之间在科技文明和公民体质上的差距,深受触动。他坚信只有强健的民族,发达的科学技术,才能使祖国摆脱长期落后的处境,因而普及科技教育,改善食物结构以增强人民体质成为当务之急。自此,他立志要以自己的兽医专业作为切入点,走教育、科学救国之路,兴办学校培养英才。

  盛彤笙回国后,先后在江西省兽医专科学校、西北农学院执教,1941年来到迁至成都的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任教。当年中央大学有一批刚从国外回来的青年教授,均未满30岁,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被学生们戏称为“娃娃教授”,而盛彤笙更是其中的“娃娃教授头”,名满全校。

  当时成都地区的水牛流行一种不能站立、四肢麻痹、腿部皮肤温度低的疾病,农民称之为“四脚寒”,这种病给养牛户造成了很大损失。在当时既无经费又无设备的困难条件下,盛彤笙通过实地调查和病例分析,并查找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在世界上首次证实了我国川西一带流行的水牛“四脚寒病”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脑脊髓炎,由此发现了一种新病毒,成果在全球顶极刊物《科学》上发表。同时,在盛彤笙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他还研究证实了磺胺族药物对马鼻疽杆菌的治疗效用,这些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盛彤笙是我国现代兽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兽医科学、微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还因为他在兽医学教育工作中所作的卓越贡献。1946年,盛彤笙来到兰州,筹建创办了当时国内唯一一所国立兽医学院,即甘肃农业大学前身,并任首任院长。盛彤笙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畜牧兽医人才,为发展我国畜牧兽医教学、科研、畜牧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国内没有自己编写的兽医专业教材,全部教材都来自国外,且不系统。1956年,农业部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编写试用教材,兽医专业11门专业课,有7门是由他们所主编的。

  回顾盛彤笙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求学时期他刻苦读书的坚毅,可以看到工作时期他专注科研的执着,教书育人的用心。我国的现代兽医学在他的毕生努力下逐渐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可尊可敬可佩的科学家。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