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图会迷惑你的大脑,改变你的视觉

这张图会迷惑你的大脑,改变你的视觉!

蝌蚪五线谱 2018-02-24

这图会迷惑你的大脑,改变你的视觉

  图片来源:CLIPAREA L CUSTOM MEDIA/SHUTTERSTOCK

  你听说过麦克洛效应吗?这是大脑的一种奇怪把戏,当你先盯着一个彩色的光栅(交替的线)一会儿,再去看黑白相间的线条时,你的大脑就会开始看到粉红色或是其它颜色。

  据说,要触发这种效果,你只需分别盯着两幅彩色的“感应图像”的中心,在几分钟或更长时间内反复地来回切换。观察绿色或红色的线条时的效果最好。然后当你再去看垂直的黑白线条时,你会发现它的某些区域呈现出了红色、绿色或粉红色。

  将头部倾斜90度可以减轻或增强麦克洛效应。实际上,如果先将感应图像旋转90度后再盯着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种效应。你盯着原始图像的时间越长,效应持续的时间就越长。而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持续数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

  这是真的吗?如果是,那又是什么造成的?

  这种效应是以它的发现者命名的,即美国心理学家Celeste McCollough Howard。她是第一个发现所谓的“效应影响延续”的人,这是一种会影响你大脑一段时间的错觉。

  多年来,已经有许多关于这种效应的研究。早在1975年,两名研究人员对5组共16人进行了测试,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一个小组的麦克洛效应在5天之后仍然没有减弱。事实上,在2040个小时、近三个月之后,这4个小组身上的效应仍保持了超一半的强度。

  你可以用下面的图片来测试一下自己。要注意的是,它可能会影响到你日常的视觉。虽然该效应只会持续短暂的一段时间,也只有在你看到垂直或水平的线条时才会被触发。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似乎又是无害的。看你自己决定。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麦克洛效应的呢?关于这点有一些争论。主要有三条思路,一种是与视觉皮层的神经元有关。另一种是你的大脑试图用颜色来进行误差纠正,结果卡壳了。而第三种则称它是一种长时间盯着颜色看的戒断反应症状。

  在1995年,曾有一项特别有趣的研究。研究人员对一个经历过严重脑损伤的病人进行了检查。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他“虽然能看到颜色,但几乎看不到其它东西”。

  在给他看了红绿色的光栅之后(虽然他其实并没有注意到光栅只看到了颜色),研究人员也给他看了黑白光栅,该病人仍报告称自己身上出现了该效应。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效应可能是发生在视觉皮层,也可能发生在眼睛和大脑之间。

这图会迷惑你的大脑,改变你的视觉

  反复来回盯着上面两幅感应图像的中心几分钟时间,可以触发麦克洛效应。图片来源:Fredifortakeoff/Wikimedia

content-1518195265-grid-for-mccollough-effect

  然后,再看这个图像,你应该会看见它出现了红色或绿色的部分,甚至还有粉红色。图片来源:Android Mouse/Wikimedia

  在爱丁堡大学的Julien Ciroux提交的一篇论文中,他同意了这一观点。他写道:“与麦克洛效应有关的处理机制大多位于初级视觉皮层,即便只是视觉系统的这一块初期处理区域发生了变化,也会促使高皮质区后续的活动模式发生改变。”

  有些机构已经研究过这种效应到底有多普遍。在1969年的一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各种条纹的红色和绿色产生了麦克洛后效。奇怪的是,他们还发现,如果你看的感应图像是绿色的,那么你会看到在垂直的格栅上看到红色,在水平的格栅上看到绿色。如果使用的是红色的感应图像,那么这些颜色就会调换过来。

  更奇怪的是,只有绿色和红色才能起作用。这项研究指出:“接近纯蓝和纯黄的颜色,看到的红色或绿色的含量很少,只能产生非常微弱的后效。”就目前所知,为什么红色和绿色产生的麦克洛后效会比其它颜色的效果更好,暂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那么光栅呢?另一项研究表明,那可能是因为视觉皮质的神经元对他们的“偏好取向和空间频率”做出了更强烈的反应。该研究甚至还提出了一个相当有趣的理论,即JPEG图像格式采用的“格子状”模式,基本上就是两个相互重叠的光栅。

  “也许这种效应展现的效果意味着我们的视觉系统也大概与其类似?”他们写道。

  大概就是这样。它看起来很像是视觉皮层在大脑受到了某种方式的欺骗的情况下工作。虽然麦克洛效应背后的机制还没有完全解开,但是它看起来确实很像是大脑的小把戏,而非我们眼睛本身的问题。

  这也提醒了我们,我们的大脑是很容易上当的。比如你看到的线是真的平行,亦或只是你的大脑被同心圆迷惑了?

  蝌蚪五线谱编译自iflscience,译者 狗格格,转载须授权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蝌蚪五线谱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