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泄漏与核试验,污染哪个更恐怖
来源:光明网 2017-01-24
3.11日本9级大地震带来的福岛核电站事故,还有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其恐怖程度大家听得多了。也许大家还没有做过这样的比较,但如果您观看了韩国去年上映的以福岛核泄漏为原型的灾难片《潘多拉》后,在导演精湛的煽情功夫下,恐怕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核弹爆炸也没见污染这么严重,而核电站只是核泄漏而已,却如此的让人胆战心惊,并让一个国家濒临崩溃?核爆和核电站泄露,到底谁的污染更大?
核泄漏之危害
《潘多拉》讲述的是韩国某次地震从而引发核泄漏。这跟日本的福岛核事故是一样一样的。在谈到创作初衷时,导演自己也说这是因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萌生出拍摄的想法。
该片精心挑选了几个细节充分展示了——人类在面对类似福岛核电站事故时的种种无能为力。
首先是氢气爆炸掀翻了核电站的厂房屋顶,大量辐射物质随着空气吹向周围的居民区,必须撤离方圆10公里内十几万群众。
而在一个恐怖的氛围下紧急疏散这么多群众,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堵车。路上全是逃亡的车子,密密麻麻,寸步难行,居民只有下车徒步逃生。
看着天空滚滚而来的核乌云,路上的群众像躲避魔鬼一样狂奔,并因此带来踩踏事故。
韩国面积小,没有纵深,此时又一团乱麻,核辐射到处飘,股市暴跌,于是各个国家纷纷向自己的国民下达回国令。
实际情况也如此。日本福岛核泄漏后,中国、美国、韩国还有其他国家都纷纷从日本灾区撤离侨胞。
电影中,半径30公里以内340万群众受到辐射的威胁。这个30公里是以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为参考。
至今,切尔诺贝利方圆30公里内仍为隔离区。
日本福岛受辐射威胁示意图,20公里内为隔离区,30公里内为自愿撤离。
半径30公里,面积就是2826平方公里。数十年内,原住居民不能返回居住地。从上图可以看到,如果核电站建在海边,则受辐射的面积直接缩小一半,虽然这不是核电站建在海边的理由,但不管怎样,建在海边确实是缩小了核泄漏带来的污染面积。
以上种种,都让人们见识了核泄漏的可怕之处。这也让很多人同时认为,核电站之核泄漏较之核爆带来的核污染要大得多。
实际情况真如此吗?
核爆之污染
对于核爆带来的核污染,大众了解的不多。而这主要是因为唯一被原子弹炸过的国家只有日本,且是发生在70多年前,时间久远。
另外就是,战时的日本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把核污染放在心上。实际上,广岛被轰炸后,爆炸中心周围应该是数十年内不能住人的。然而,被轰炸后2个月,广岛市政府就开始商讨重建计划,市内的公共电车也开通运行。原因不难理解,被轰炸前,日本的核科学家还认为原子弹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连专家都还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中,何况是民众。
然而,根据亲历过核爆的人后来的记述,那枚叫做“小男孩”的原子弹爆炸后,下了一场黑色的雨,雨污染了河流,难民因为喝了河水,几天内纷纷死亡。
很多人陆续出现皮下出血和皮肤溃烂等情况。这是核爆后留下的核污染所致。但这种症状在当时又算得了什么?国破家亡,能活下来已万幸。
根据1945年公布的数字,“小男孩”爆炸后,直接造成日本66000人死亡,69000人受不同程度的伤。而另一个统计数据则显示,到1999年时,死于小男孩原子弹直接袭击以及核辐射伤害的人数总计已超20万。
伤亡人数确实是太多了,因为根据后来的种种测算,小男孩的当量不是1.5万吨,官方数字只有1.3万吨TNT当量。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们只是拿70多年前人类第一枚用于实战的原子弹来比较。
这当然是不公平的,如果加上乏燃料,福岛核电站里面有上千吨核燃料。而小男孩原子弹只有64公斤的铀235,其中只有不到1公斤的铀235发生裂变。
福岛核事故跟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同属于核事故中的最顶级,也就是7级,往上没了。这么来看的话,我们似乎应拿人类制造出的沙皇炸弹来比才合适,它有5000万吨当量。
不过,若这么比就没意思了。折中一下,挑一个不那么吓人的来看看。
1954
年3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试验了一枚氢弹.
试验前,美国核专家预测当量为500万吨,爆炸后实测却为1500万吨。出现这种大偏差也正常,因为人类第一次试验氢弹是在不久前的1951年。
喜出望外的同时,美国付出了很大代价,蘑菇云上升到35公里高度后,一部分放射云飘向东方并往下掉,覆盖了马绍尔群岛,其中一个岛上住着美国人,另外几个岛上住着当地人,大约在2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可让暴露在外的人员受到致死剂量的核辐射。
核爆后,放射性沉降示意图。
不断飘下的放射性白色物质被科学家们称为“比基尼雪”。最终,15个岛屿和环礁被污染,此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核污染。
爆炸48小时后,岛上的居民才撤离,大部分人出现β射线烧伤,还有一些人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辐射症状。绝大多数儿童后来出现甲状腺机能损伤。爆炸试验3年后,一些居民被允许返回一些岛屿,而那些污染最严重的岛屿直到20多年后也依然不允许住人,连参观都不可以。
美国1954年3月1日核试验后无辜受辐射的群众。
1967年,官方宣布一些岛礁可以居住,于是居民兴冲冲返回,而不久,进一步的地质调查表明,土壤中的放射性还是太高,于是居民再次撤离。1980年,官方又宣布,一些珊瑚岛礁可以居住,条件是——居民50%的食品要从外部供应。
如此说来,核弹带来的污染并不比核电站目前最顶级核事故带来的污染小。之所以大家会有相反的错觉,这是因为,福岛核事故发生在6年前,而以前那些疯狂核试验带来的污染是半个多世纪以前。
核战带来的污染
上文说的主要是核试验,如果发生全面核战又如何?毫无疑问,必然是人间地狱。既然都已经互投核弹了,那就已经演变成了不是他亡就是我亡,或者一起亡的地步。当然,最好的结果是他亡,而为了要让他亡,就不能给其攻击的机会,不幸的是,对方也是这么想的。所以结果是,双方都首先攻击对方的弹道导弹发射基地,这意味着核弹不是在高空爆炸,而是入地爆炸,这种爆炸方式将掀起不计其数的夹杂放射性物质的尘土,当他们沉降后,即使是远离爆炸中心的居民也难逃一劫,其他未参战国也会受到核污染。
以上远非最恐怖的,如果核弹攻击的是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厂又会怎样?无疑,核爆产生的上亿度高温将直接熔化大量核燃料并将其变成无数的高放射性尘埃。
此时,地面已不适合人类居住,而掩体什么的统统都将不管用。因为掩体住不下几亿人,即使住得下,又能住多久?100年行吗?不行,乏燃料中,有的放射性物质半衰期为数万年,更长的还有十几万年。
掩体只能暂时抵挡核爆时产生的冲击波,对于大量的放射性沉降,毫无意义可言。
出品:科普中国制作:寒木钓萌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