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此次H7N9病毒变异不是坏事

科技日报 2017-02-21 作者:李 颖

  19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称,2017年1月,对两例人感染H7N9病例分离到的病毒分别进行了基因测序分析,发现在该两株病毒的血凝素链接肽位置发生了基因插入性突变。目前,该检测结果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复核确认。农业部门的实验室也从广东的4份禽标本中发现类似变异的病毒。此结果已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

  科技日报记者连线广东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了解到,从分析结果看,此结果对人感染H7N9的防控影响不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主任李俊红也认为,此次的病毒变异对人类来说不是坏事。

  “往往H7N9在禽类是低致病的,而在人类则是高致病的。这次发现的病毒变异株,表明对于禽类也是高致病的。”李俊红表示,依据H7N9高致病理论,如果病毒变异株流行,对存在疫情的禽类进行早期扑杀具有很大帮助。“而且,从通报中可以看出,两例病例发病前均有禽暴露史,目前一例病例已经治愈,另一例仍在救治之中。这就说明,即使出现病毒变异,对人类的影响也没发生太多的变化。”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情况来看,目前H7N9禽流感既没有大流行的可能,也没有确切证据证实人际间传播。”李俊红表示,虽然不排除H7N9可能会在有限的人际间传染,但就目前两起家庭聚集性病例来看,也不能排除感染者共同或先后暴露于携带病毒活禽环境,以及病毒污染的高危环境中的可能。

  国家卫计委也表示,目前还没有明显证据显示,现有的防控措施需要升级。在全国范围内,对病毒H7N9的人群监测范围,仍然是重症肺炎患者和流感样就诊者。

  由于目前尚没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苗问世,所以,李俊红再三提醒,接种流感疫苗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尤其是中老年人应该避免接触活禽,不食用未煮熟的禽类。一旦出现发热现象,务必及时到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