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源头做起 提前预警科技日报 2016-12-13 作者:李 钊 |
近日来,华北地区雾霾现象卷土重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日前以《我国大气霾污染现状、防控办法和面临的挑战》为题,在中国科技馆报告厅举办的未来论坛上围绕雾霾的诸多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他指出,战胜雾霾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论坛中,王教授对几种常见的雾霾成分及其来源进行了介绍。他说,霾的污染70%是人为排放造成的。城区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主要来自燃煤,而PM10则主要来自于道路、建筑等城建项目的施工。根据流行病学统计调查,臭氧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危害程度只相当于PM2.5的1/20,高发于夏季,但自2013年以来污染指数也在节节上升。
地形地势为京津冀的大气污染治理设下了重重障碍,而直辖市、重点城市的连接线是污染最重的,罪魁祸首就是工业活动和汽车尾气。燃煤造成的污染还没得到根治,又和汽车尾气形成了复合污染,更加大了治理的难度。伦敦雾之所以不等于中国霾,其底层逻辑是伦敦雾只赶上了燃煤污染,而中国霾则是燃煤污染和汽车大规模应用的双重叠加效应,其治理难度自然更大。
要治理肆虐的雾霾不亚于一场恶战。王教授指出,“治理的进程是艰难的,我们不能指望打一场歼灭战就把雾霾歼灭了。治理我们国家的大气污染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干一年不行,干两年也不行,干十年都够呛,从现在开始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我们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大气水平。”
王教授明确表示,解决中国的大气污染的方法唯有“源头减排”和“源头治理”。而对雾霾采取预警播报也是一项重要手段,提前预警,就能够提前控制住污染源,降低雾霾的严重程度。国家和政府正在不断加大治理力度,从短期目标考虑,要限制私家车的出行量;从长期角度考虑,要解决工业、柴油车等造成的污染,遏制住污染的源头。“一长一短”相结合,才能使空气质量短期不爆表,长期处于达标状态。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1日电)
责任编辑:李阳阳
下一篇:全球甲烷排放近两年达峰值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