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2.jpg

多温区多功能烟气高效脱硝技术解燃“煤”之急

科技日报 2018-10-22

  钢铁、焦化行业等非电行业正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战场。近日,记者从华北电力大学获悉,该校杨勇平教授团队经过12年攻关自主研发的多温区多功能系列SCR脱硝催化剂与低能耗脱硝技术,解决了困扰我国工业脱硝多行业多温区工况复杂的技术难题,达到国际领先。

  “我国烟气脱硝技术研发起步较晚,早期主要依靠购买国外脱硝催化剂配方与生产线技术,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成本居高不下。”杨勇平说。

  更为紧迫的是,我国不同行业的烟气温度和组成差别大,中温SCR脱硝催化剂的适用领域有限。

  “针对燃气轮机、垃圾焚烧炉所排放的高温烟气,需要开发高温催化剂;针对钢铁、玻璃等行业所排放的低温烟气,需要开发低温催化剂;针对使用富砷煤的烟气,需要开发抗砷中毒催化剂;针对含有大量碱金属的生物质电厂、高碱煤电厂等,需要开发抗碱金属中毒催化剂,等等。”杨勇平说。

  于是,该团队针对多行业多温差范围的复杂烟气进行脱硝催化剂和配套工程技术研发,实现了催化剂关键配方及连续生产工艺的技术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温区多功能系列SCR脱硝催化剂的核心配方、成型工艺、成套生产线以及低能耗SCR脱硝技术。首次大规模实现了多温区与含硫含砷等复杂烟气的高效脱硝,并在火力发电、钢铁冶炼、废弃物焚烧、化工等多个行业应用,脱硝效率达90%以上。近3年,累计使用平板式SCR脱硝催化剂超过29000立方米,减排氮氧化物超过82万吨。(马爱平)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