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敦煌学走向世界构筑高地——访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

文章出自:敦煌研究院 文章位置:学思践悟

标签: 敦煌学;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 敦煌研究院王嘉奇 摄

  敦煌,承载着世界的目光。

  敦煌学,从20世纪初发轫至今,一直牵动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的心,并为之不懈奋斗,最终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境遇一步步走向今日“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喜人局面。近日,记者专访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一同走进敦煌学发展的百年历史长廊。

  记者:敦煌学作为国际显学,其起源是怎样的?

  赵声良:众所周知,敦煌学的起源与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密切相关。藏经洞位于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壁的第17窟。1900年6月22日,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第16窟积沙时,无意间发现了藏经洞,洞内出土了公元5世纪至11世纪初的宗教经卷、社会文书、中国四部书、非汉文文献以及绢画和刺绣文物等共计6万余件。

  发现藏经洞的消息很快被往来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的探险家获悉。斯坦因、伯希和、吉川小一郎、奥登堡等英、法、日、俄等国的“掠夺者”接踵而至,相继攫取大量文物,后流散于英、法、日、俄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吸引了西方许多汉学、藏学、东方学等领域的学者竞相研究,特别是法、英、俄、日等国产生了一批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力的敦煌学研究成果,使敦煌学成为一门世界性学问。

  可以说,藏经洞的发现,是人类近代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推动了东西方学者的竞相整理和研究,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形成了一门新兴学问——敦煌学。

  记者:敦煌学主要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随着时代发展,有何变化?

  赵声良:敦煌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敦煌藏经洞文献和敦煌石窟艺术。随着时代发展,敦煌学研究范围不断延伸扩展,涉及宗教、艺术、历史、地理、经济、语言文学、民族、民俗等众多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属于交叉学科,其中也包括粟特文、回鹘文、吐火罗文等“绝学”“冷门”领域。又继续扩展延伸至对丝绸之路历史,中国西部古代民族文化以及中亚、西亚及南亚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研究,可以说敦煌学研究内涵丰富,包罗万象。

  记者: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到“敦煌学回归中国”,几代敦煌学人如何赓续接力?敦煌学传承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赵声良:由于20世纪上半叶复杂的社会因素,我国的敦煌学研究发展比较缓慢,学者和成果较少,国际上一度流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这极大地刺伤着中国学者的自尊心。

  让敦煌学回到中国是几代学者的梦想。但藏经洞文物流散于世界多国收藏机构,这给中国学者的研究带来极大困难和不便。20世纪初在法国巴黎大学留学的陈寅恪,是第一个看到国外敦煌资料的中国学者。他开创了敦煌学研究的风气,也是最早指出“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第一次提出“敦煌学”这个学科概念的学者。他还号召学者使用好遗留的敦煌文书,做好敦煌学基础研究。

  1935年至1938年,向达在欧洲调查和研究流散的敦煌文书期间,抄写了数百万字的敦煌文书,为后来国内敦煌学的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1944年1月1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研究敦煌学的专门机构,在常书鸿的带领下,开始临摹工作,为开辟敦煌石窟研究新领域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1950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继任所长。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敦煌彩塑和壁画临摹的黄金时期。段文杰、史苇湘、李其琼、霍熙亮等前辈临摹了大批敦煌石窟中经典的代表性壁画,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在弘扬敦煌艺术的同时,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对敦煌石窟艺术和图像的关注和研究。

  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接替常书鸿担任所长,还是1984年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面对我国及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敦煌学研究现状都焦虑不安。他呼吁:要抓紧时间,急起直追,多出成果,才能赶上国际学术界前进的步伐。要迅速提高研究水平,逐步扩大敦煌文物研究的领域,逐步拿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改变“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现状,为国争光!

  段文杰率先垂范,夜以继日,先后写出《早期的莫高窟艺术》《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唐代后期的莫高窟艺术》《晚期的莫高窟艺术》等论文,概括出了一部相对完整的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在他的带领下,经老中青三代研究人员共同努力,除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外,还出版了《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等一系列出版物,敦煌研究院也从过去以敦煌艺术临摹为主,拓展到石窟考古、石窟艺术、石窟图像、敦煌文献、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多领域的研究,产生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敦煌研究院这个科研团队也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

  这一时期,还有不少人为敦煌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值得一提——

  1982年,敦煌研究院创办了国内最早的敦煌学专业期刊《敦煌研究》,从不定期,到季刊,再到双月刊,研究范围不断扩大,至今已出版200期,成为国际敦煌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专业核心期刊。

  1983年,季羡林担任会长的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有计划地组织全国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奋起直追,广泛深入开展敦煌学各领域的研究,以丰硕成果为敦煌学当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社科院等相继成立敦煌学研究机构,开设敦煌学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保证了我国敦煌学研究事业后继有人。

  1984年至1998年,季羡林率领敦煌学界编写了《敦煌学大辞典》,对总结国际敦煌学的研究成果并向大众普及敦煌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近40年的努力,我国在敦煌学的几乎所有领域都出现了一批研究有素、成果卓著的学者,贡献了数以千计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敦煌学领域居于先进和领先地位,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

  1988年8月20日,季羡林提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看法,得到一致赞赏。中国学者已不再耿耿于怀“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而是以开阔胸怀,欢迎全世界学者携手从事敦煌学的研究。

  记者:现在,国际学术界已公认中国是敦煌学研究中心,最大的中心就在敦煌研究院。围绕敦煌学研究,敦煌研究院有哪些主要成果?

  赵声良:敦煌研究院基于敦煌石窟及其藏经洞文物的多元价值,开展了石窟艺术、石窟考古、敦煌文献、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多领域深度研究,创立了以“客观临摹、整理临摹、复原临摹”为核心的壁画临摹方法,开创了多学科交叉的石窟考古报告编撰新范式,构建了敦煌石窟、敦煌艺术、敦煌文献并重的学术研究体系。特别是近4年来,成果丰硕。

  ——在敦煌石窟考古方面,承担和开展“敦煌河西石窟多语言壁题考古资料抢救性调查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成《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二卷)编撰,推动《麦积山石窟考古报告》第一卷、第二卷和《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考古报告》《北石窟寺第165窟考古报告》编写,开展《敦煌石窟内容总录》修订,出版《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通过现代科技应用和多学科合作,探索的石窟寺考古理论、方法和技术,初步构建起石窟寺科学考古研究体系,形成了考古报告规范化编撰体系。

  ——在敦煌文化研究方面,承担“敦煌文献释录与图文互证研究”“敦煌中外关系史料的整理研究”“敦煌多元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国家级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项目50余项;开展“海内外藏敦煌西域古藏文书信文献整理与翻译”“法藏敦煌汉文非佛经吐蕃文献整理与研究”“敦煌研究院藏回鹘文文献整理与研究”“吐蕃时期汉文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出版了31卷大型图录《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刊布了甘肃省13家单位收藏约6700件的敦煌藏文文献;出版相关研究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在敦煌艺术研究方面,整理出版了敦煌艺术研究的集大成著作《敦煌艺术大辞典》,全面展示敦煌艺术的整体面貌和研究成果,填补了敦煌艺术研究在大型综合类辞书出版领域的空白,荣获了“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开展“敦煌石窟盛唐壁画色彩美学研究”“敦煌石窟供养人服饰研究及活化利用”“敦煌石窟乐舞文化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艺术研究项目;圆满完成国家版本馆7个专题特藏室主视觉壁画绘制任务,受到肯定与好评;持续创作蕴含敦煌艺术价值、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创作的大型壁画《丝路文明》《丝路印记-玄奘西行》《锦绣丝路》等入选全国美展。

  记者:要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敦煌学研究的高地。那么,我们是如何定义“高地”的,“高地”有哪些标准?未来,“高地”建设的规划是怎样的,又将如何实践?

  赵声良:建设“高地”就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引领敦煌学研究,或者说吸引国内外学者到敦煌来,到敦煌研究院来;敦煌研究院也要搭建平台,团结、凝聚全世界敦煌学学者携手敦煌学研究;高质量办好《敦煌研究》《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两个期刊,吸引全世界敦煌学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传递敦煌学研究的最强音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敦煌研究院已发展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最大实体,今后将继续秉承“开门办院、开放研究”的宗旨,团结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者,共同推动敦煌学研究,形成完善的石窟文化价值研究谱系,引领国际敦煌学研究方向,建成敦煌学权威阵地。一方面,继续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各国专家学者到敦煌交流、研讨、讲学,共同引领世界敦煌学的发展。同时,积极“走出去”,通过考察、交流、展示,让敦煌学研究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继续推动《敦煌研究》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世界敦煌学最高水平、最新研究成果的权威展示平台。同时,加大培养力度,让年轻一代成长为敦煌学界的中坚力量,让敦煌学研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来源:甘肃日报)

  

敦煌文化发展新机遇

  作者:苏伯民

  编者按: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跨越沙漠,扬帆万里,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路线,也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之路。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本版邀请敦煌研究院院长和福建博物院院长撰文,让我们与笔墨为伴,踏上古老的丝绸之路,感悟新的时代内涵。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被誉为“人类文化运河”和“欧亚大动脉”的丝绸之路经由敦煌,将古老的四大文明——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连接起来。以莫高窟佛教艺术和藏经洞文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延续近2000年,是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等外来文化交融荟萃的结晶,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文物流散到国外,众多国家学者研究敦煌石窟和敦煌文献的丰富内涵与珍贵价值,敦煌学成为国际汉学中的显学,敦煌研究院亦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加强敦煌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东西方文明交流史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推动当代世界文化交流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敦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

  在国际上举办敦煌艺术展览,是近年来敦煌研究院讲好敦煌故事、推动敦煌文化走向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奥地利、法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举办敦煌艺术大展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并推动敦煌文化创意体验活动走进澳大利亚和泰国等国,增进世界人民对敦煌文化的认识。

  敦煌石窟蕴含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历经数千年时光淘洗,石窟壁画面临退化危险,如何永久保存敦煌石窟信息?上世纪80年代末,时任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樊锦诗首次提出“数字敦煌”概念,即利用数字技术永久且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画和彩塑信息。30多年来,敦煌研究院专业数字化工作团队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逐步建立起准确、真实、高清晰度的“数字敦煌”资源库,为敦煌石窟保护、敦煌学研究、敦煌文化弘扬提供重要支撑,成为数字时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宝贵资源。

  今天,“数字敦煌”已成为面向全球传播敦煌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知名品牌,昔日不可移动的石窟文物插上数字技术的翅膀,飞向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2022年,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壁画元素进行识别和汇聚,19类专题约6500份来自敦煌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高清数字资源档案向全球开放,为公众提供敦煌文化的共享共创平台。2023年,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上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开启沉浸式线上文博之旅。探索路上步履不停,“数字敦煌”持续为跨文化传播、创新文化成果提供精彩样本。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没有止境,通过不断探索融合方式和传播模式,敦煌文化遗产和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洞窟里的文物正不断“活”起来、“走”出去。比如,我们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的《敦煌岁时节令》《和光敦煌》《字在敦煌》等数字媒体品牌,以及“云游敦煌”小程序、敦煌动画剧、点亮莫高窟等数字创意传播项目,就是全年龄层都喜爱的数字产品。其中,“云游敦煌”小程序于2020年初推出后广受欢迎:音配画的“每日敦煌画语”带给人宁静平和;黑朱、蛤粉、松绿、空青……以壁画千年盛彩为线索,小程序将壁画之美推送指尖,多角度多维度地丰富人们的视听感受。仅2022年,敦煌研究院融媒体平台浏览量就超过2亿人次,访客覆盖120个国家和地区。

  推动敦煌学国际研究

  敦煌文化属于中国,但敦煌学是属于世界的。作为国际显学,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在从事敦煌学研究。搭建敦煌学研究国际化平台,恰当其时。

  敦煌研究院先后成立“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英国、法国、印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高校、博物馆、科研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我们举办“敦煌论坛”“从波斯波利斯到敦煌”“阿旃陀与敦煌”“从巴米扬到敦煌”等5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吸引众多海外学者参加;充分利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办“敦煌论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绝色敦煌之夜”等学术论坛、艺术展演60余场次;在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支持下,制作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展现文明交流互鉴与历史传承,生动诠释“一带一路”的文化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

  与此同时,敦煌研究院加大力度引进国际人才,多角度、多维度解读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国际价值。2018年,美国汉学家史瀚文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一位全职外国研究员。他努力向海外推广、弘扬敦煌文化,认为“敦煌是不同文明和思想融合在一起而没有冲突的典范。敦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过往,了解当下,以及全球化未来的可能性。”如今,史瀚文正着力编写《敦煌学学术资源综合指南》,这将是敦煌学领域第一部百科全书。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物散存于世界10余个国家的数十家公私收藏机构。多年来,国内外相关机构虽在统计散佚各国的藏经洞文物信息,但尚无完整的敦煌藏经洞文物数字化资源库。近年来,敦煌研究院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推动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复原。2022年,敦煌研究院开发建设的全球敦煌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敦煌遗书数据库”上线,内容包括敦煌文献的基本信息、数字图像、全文录文和相关研究文献目录4部分,首批上线内容包括敦煌研究院藏和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共685件具有代表性的敦煌文献。未来,敦煌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海外合作,尽力将世界各国收藏的敦煌文物数字化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敦煌藏经洞文物的“数字化回归”,为世界各地敦煌学研究专业人员和敦煌文化爱好者提供全新全面的检索平台,更好地推动敦煌学研究、弘扬敦煌文化及其身后的中国文化。

  做好文化交流桥梁纽带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敦煌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学术人文交流活动。2018年,敦煌研究院派遣由石窟考古、美术、历史学、文物数字化、文物保护等领域8位专家组成的代表团,赴阿富汗开展文化遗产学术考察,这也是我国文化遗产学术团队第一次在阿富汗进行学术考察。代表团在中国驻阿富汗使馆举办“敦煌壁画展览”,考察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阿富汗国家档案馆、法国阿富汗考古中心等,详细了解巴米扬省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教育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提供针对性建议,讨论未来加强合作的领域及方式,共同守护和弘扬丝路历史文化遗产。

  2022年开始,敦煌研究院在中国驻德国、亚美尼亚、尼日利亚、马耳他、乌兹别克斯坦等9个国家的使领馆举办“敦煌文化环球连线”系列活动,扩大敦煌文化的国际“朋友圈”,国际反响超出预期。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主席黎开盛认为,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经卷证明,古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更是东西文明互学互鉴之路。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不同国家有着共同目标的人民连接起来,为这条古老道路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敦煌文化发展带来新机遇,敦煌文化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文化支撑。10年来,敦煌研究院专家多次前往伊朗、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开展丝绸之路古遗址考察与交流活动,加深中国和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联系。2017年,应吉尔吉斯斯坦方面邀请,国家文物局部署敦煌研究院对纳伦州戈奇戈尔区库姆—多波镇古代城堡遗址保护修复项目开展保护可行性研究。在对这一古代城堡遗址全面调查研究基础上,实施文物保护、数字化保护、遗产预防性保护和遗址展示等工程项目,为敦煌研究院与更多国家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对丝绸之路相关国家古代遗址考察的逐步展开,虽然各国文物建造材料和技艺不同,但丝绸之路相关遗址文化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敦煌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成套技术不仅在中国200多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也可以在丝绸之路相关国家文化遗址保护中发挥积极作用。今年,敦煌研究院就承担了国际援助项目“援缅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复项目壁画保护信息提取技术合作项目”,通过数字影像采录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等手段对他冰瑜寺一层西门券壁画、北门遗址等进行详实准确的全过程信息提取。未来,敦煌研究院将继续前往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为支持保护研究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走过1700多米长的敦煌莫高窟,如同走过数千年历史。这是交融互鉴的历史,也是合作共赢的历程。未来,敦煌研究院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敦煌文化价值,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宝贵机遇下,发展建设敦煌学研究高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 《通讯》编辑部  备案号:京ICP备16005954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59041343 Email:cansm@vip.sina.com

版权所有 © 《通讯》编辑部 备案号:京ICP备16005954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59041343

Email:cansm@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