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鳕鱼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9-03-20 作者:魏大勇

  北极鳕鱼分布于整个北极地区,是典型的冷水性鱼类,当温度超过5℃时,即不见它们的踪影。它是一种中小型鱼类,最大体长可达36厘米,是北极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北极鳕鱼的幼体以小型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随着生长,它所摄食的浮游生物个体逐渐由小变大,并部分地捕食小型鱼类。1

  外形特征

  北极鳕鱼体延长,稍侧扁,尾部向后渐细一般作长25~40厘米,体重300~750克。头大,口大,上颌略长于下颌,颈部有一触须,须长等于或略长于眼径。两颌及犁骨均具绒毛状牙。体被细小圆鳞易脱落,侧线明显、背鳍3个,臀鳍2个,各鳍均无硬棘,完全由鳍条组成。头、背及体侧为灰褐色,并具不规则深褐色斑纹,腹面为灰白色。胸络浅黄色,其他各鳝均为灰色。1

  生活环境

  

  夏季,北极鳕鱼主要生活于喀拉海区巴伦支海的结冰区边缘。北极鳕幼鱼以小型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随着生长,它所摄食的浮游生物个体逐渐由小变大,并部分地捕食小型鱼类。

  到每年的9月,北极鳕开始向西方和南方迁移,在冬季零下温度时进行产卵,为浮性卵,产卵量为9000~18000粒。由于水温低,所以孵化期长达4~5个月。2

  生长繁殖

  北极鳕鱼的生长速度在寒冷的北极可谓神速,3龄时,平均体长17厘米,4龄则可达19.5厘米,5龄为21厘米,6龄为22厘米。北极鳕鱼的最高年龄可达7岁。北极鳕鱼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4岁,并且其中大部分个体一生中只产卵一次,产卵期间则停止摄食。产卵之后有的北极鳕鱼游入河口或河的下游,再游入外海。3

  冬季,北极鳕鱼的肝脏占体重的10%,其中含有50%有价值的脂肪,所以北极鳕鱼成了海豹、鲸和食鱼的鸟类重要的摄食对象;许多陆地动物,例如北极熊、北极狐等则在秋季于海岸上寻找在洄游途中被暴风雪吹到岸上的北极鳕鱼,以弥补食物的不足。2

  生活习性

  北极鳕鱼鳕鱼大部分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北方水温0℃~16℃的寒冷海里。只要会动的东西,什么都吃,吃得多,因此长得也快,约10年多就能长到1米大;繁殖力也强,体长1米左右的雌鱼,一次可产300万~400万粒卵之多。因集群性生活,捕捉很容易,自古就是相当有名的食用鱼。产地、产季:分布于北太平洋。我国产于黄海和东海北部。主要渔场在黄海北部、山东高角东南偏东和海洋岛南部及东南海区。渔期有冬、夏两汛,冬汛是12月至翌年2月份;夏汛为4~7月份。鳕鱼,分布于北半球北部。模式种为欧洲鳕,头较短窄,鳔前侧突长约等鳔宽;舌颌骨后缘中部突与上突近似垂直;体长可超1.5米,重40千克;有产卵、索食洄游现象,为底拖网重要对象;分布于大西洋北纬40°以北到北极海。中国黄、渤海沿岸寒流及黄海冷水团所及之处,有大头鳕,头较宽大,以小鱼及软体动物为食,约春末产浮性卵;体长可达720毫米;分布于北太平洋北部。43

  生理学作用

  鱼类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鱼类在-1℃就冻成“冰棒”了。北极鳕鱼却能在-1.87℃的温度下活跃地生活,若无其事地游来游去。原来,在北极鳕鱼的血液中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化学物质,叫做抗冻蛋白,就是这种抗冻蛋白在起作用。抗冻蛋白所以具有抗冻作用,是因为其分子具有扩展的性质,好像其结构上有一块极易与水或冰相互作用的表面区域,以此降低水的冰点,从而阻止体液的冻结。因此,抗冻蛋白赋予北极鳕鱼一种惊人的抗低温能力。2

  经济价值

  北极鳕鱼属冷水性底层鱼类,为北方沿海出产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鳕鱼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5克、脂肪0.4克。其肉质白细鲜嫩,清口不腻、世界上不少国家把鳕鱼作为主要食用鱼类。除鲜食外,还加工成各种水产食品,此外鳕鱼肝大而且含油量高,富含维生素A和D,是提取鱼肝油的原料。狭鳕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特别适宜大规模工厂化、标准化加工生产。德国BADER工厂提供的设备是加工狭鳕的高手,速度快,质量好。可加工成有刺片、无刺片,腹部割下的“V”形块加工成碎鱼肉,鱼头等下角料加工成鱼粉、鱼油等。有专门加工鱼糜的捕捞加工船,用狭鳕制成的鱼糜洁白细腻,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弹性特别好。以鱼糜为原料能加工出鱼肠、鱼卷、鱼饼、鱼丸、蟹足棒等“远洋”牌系列海鲜食品,是绝对的蓝色食品。1

  营养价值

  北极鳕鱼是葡萄牙最有名的一种特产,在北欧,北极鳕鱼被称为“餐桌上的营养师”,葡萄牙人就更直接把它称为“液体黄金”,可见它的营养价值之高。鳕鱼的肉质厚实、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专家指出,它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而脂肪含量极低至少于0.5%,几乎等于鲨鱼肉。更重要的是,鳕鱼的肝脏含油量高达45%,同时含有A,D和E等多种维他命。在葡萄牙,每年都有“鳕鱼文化节”,城市中也随处可见专做鳕鱼的餐馆。据说,当地至少有365种鳕鱼的烹饪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蒸鳕鱼”。做法是在鳕鱼上放上薯仔(土豆)和洋葱片,然后放进蒸锅蒸熟,最后用煮熟的鸡蛋和黑橄榄装饰。除了蒸着吃以外,烤鳕鱼、蒜香鳕鱼、玉米果仁鳕鱼也是葡萄牙人常做的吃法。至于腌制的鳕鱼干,更是葡萄牙人家家户户饭桌上的最爱。这种鳕鱼干可以混合在薯仔泥中,拌成沙拉,也可以直接食用。它又咸又硬,却正是葡萄牙人的传统食物。鳕鱼低脂肪、高蛋白,刺少,是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鳕鱼具有高营养、低胆固醇、易于被人体吸收等优点。鳕鱼鱼脂中含有球蛋白、白蛋白及磷的核蛋白,还含有儿童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比值和儿童的需要量非常相近,又容易被人消化吸收,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铁、B族维生素等。51

  南极鳕鱼

  世界上最不怕冷的鱼,是南极的鳕鱼。在南极寒冷的冰水中,它能够冻而不僵。原来,这种鱼的血液中含有一种叫糖肌的成分,功效和汽车的防冻剂相似。南极鳕鱼生活在南大洋比较寒冷的海域,甚至在位于南纬82°的罗斯冰架附近都有它的分布。它体长40厘米左右,体重为几公斤,体型短粗,呈银灰色,略带黑褐色斑点,头大,嘴圆,唇厚,血液为灰白色,没有血红蛋白。作为食用鱼类,它肉嫩质白,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较高。它的独特生理功能是抗低温,因此南极鳕鱼除了作为重要资源而进行商业性开发外,它的抗冻功能也备受重视。1

  价值

  “水蚤的这一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监测极地环境变化的标尺,”达勒说,“通过对比不同年份同一季节在同一纬度采集到的水蚤样本,就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一区域气候的变化情况,测算出气候变暖的速度以及地域差异。”

  达勒说,基于栖居于低纬度地区的水蚤而形成的食物链大致可以描述为“水蚤-鲱鱼-小须鲸”,而以高纬度水蚤为食的动物只有海雀。因此,随着北极圈气候变暖,鲱鱼和小须鲸就会随着水蚤一同向高纬度海域迁徙,形成物种入侵,破坏极地地区原有的生态格局。而人类捕鱼和捕鲸行为也会随之深入极地,进一步威胁那里脆弱的生态系统。

  与水蚤一样,北极鳕鱼也以自身特性成为人类监测极地环境的得力助手。达勒介绍说,北极鳕鱼体内有一套独特的封闭循环系统,它从食物中摄取的有害物质不能通过肾脏排出,而是积存于体内。因此,通过分析一条鳕鱼就可以对北极地区污染物种类、分布和浓度有清晰的认识。

  达勒说,研究人员已经从北极鳕鱼体内检测到了来自亚洲和南美洲的污染物。他认为这不仅印证了科学家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洋流变化的学说,甚至说明可能有新的洋流汇入北冰洋。5

  种群分布

  夏季,北极鳕鱼主要生活于喀拉海区巴伦支海的结冰区边缘。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日本柴犬

下一篇:阿根廷巨鹰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