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蜂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9-03-20 作者:魏大勇

  大胡蜂,Vespula vulgaris (Linnaeus),胡蜂科黄胡蜂属的一种昆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被攻击动物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黄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简介

  大胡蜂亦称黄蜂。

  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内除蜜蜂类及蚊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以及广腰亚目(Symphyta)一些不能螫刺的昆虫︰木胡蜂(wood wasp)、雪松木胡蜂(cedarwood wasp)及寄生树黄蜂。

  黄蜂的口器为嚼吸式,触角具12或13节。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雌体具可怕的螫刺。成虫主要以花蜜为食,但幼虫以母体提供的昆虫为食。已知有20,000多种,绝大部分为独栖,社会性的黄蜂仅限于胡蜂超科(Vespoidea)胡蜂科(Vespidae)的约1,000种,还包括大胡蜂及黄衣小胡蜂类。这些种类与蛛蜂科(Pompilidae,同属胡蜂超科)种类和其他黄蜂类的不同之处是休息时其翅纵向折叠。

  独栖性的黄蜂分布于肿腿蜂超科(Bethyloidea)、土蜂超科(Scolioidea)和泥蜂超科(Sphecoidea)以及蛛峰科。大多数独栖性的种类建造单独的巢,巢内放入被持久麻痹的昆虫及蜘蛛。雌黄蜂在每个巢室内产一枚卵,幼虫孵出後即以巢内贮备的麻痹昆虫或蜘蛛为食,直至成熟为止。绝大多数独栖性黄蜂在地面营巢,在土壤中挖一隧道并产卵于其中。但泥蜂超科泥蜂科(Sphecidae)的种类(称为细腰蜂)具有与其他种类不同的习性,有的种营巢于多髓的树木茎中或以泥筑巢。蛛蜂通常在朽木或岩缝中营巢,并将蜘蛛螫昏置入巢内。胡蜂科蜾蠃亚科(Eumeninae)的种类俗称陶工黄蜂(potter wasp)或瓦工黄蜂(mason wasp),以泥筑成花瓶状或水缸状的巢,可附在小树枝或其他物体之上。

  分类

  胡蜂科的社会性黄蜂是最著名的黄蜂种类之一。大部分属于胡蜂亚科(Vespinae)及长脚黄蜂亚科(Polistinae)。其群体中有3个级型的个体︰1至数只蜂王、少数几只雄蜂及不育的雌蜂——工蜂。蜂王是具有繁育能力的雌体,在春季筑一小巢,产卵于其中,卵孵化成幼虫发育为工蜂,从而开始建立一个群体。工蜂咀嚼吞下干燥的植物材料(通常为木质),又将其回吐出,并与唾液混合,用以构成纸样的巢,巢越筑越大。其巢由一层至数层甚至更多层垂直排列的巢室组成,开口向下。巢见于土壤中的腔穴内、树干中,或挂于树叶、枝条或屋檐下。

  北半球温带地区最为人熟知的社会性黄蜂是长脚黄蜂属(Polistes)、大胡蜂属(Vespa)和小胡蜂属(Vespula)的种类;许多种体型大,富攻击性,并具可怕的螫刺。一些小胡蜂属的种类称为「黄衣胡蜂」,因其腹部有黄黑相间的条纹。而大胡蜂属和小胡蜂属的另一些种称为「大黄蜂」(hornet),体色多为黑色,面、胸及腹部尖端有浅黄色班点。

  有4个重要的独栖黄蜂类群为寄生性,并不营巢,这些类群是肿腿蜂超科青蜂科(Chrysididae)的杜鹃黄蜂和土蜂超科臀沟土蜂科(Tiphiidae)的臀沟土蜂、土蜂科(Scoliidae)的土蜂及蚁蜂科(Mutillidae)的蚁蜂。杜鹃黄蜂多呈鲜豔的绿色或蓝色,具金属光泽,将卵产于独栖的黄蜂和其他蜂类的巢中,幼虫从卵中孵出後以这些黄蜂或其他蜂类的幼虫为食或取食後者的亲体所准备的食物。蚁蜂俗名「丝绒蚁」(velvet ant),身上覆一层颜色对比鲜明的长而密的毛,通常为红黑相间;雌体无翅,外表似蚁。多数种类寄生于独栖性黄蜂或其他蜂类的幼虫或蛹身上。多数土蜂和臀沟土蜂寄生于土壤中生活的蛴螬(甲虫幼虫)身上。

  许多有翅的膜翅目昆虫的一种,通常有一个细长、光滑的身体,靠一个细柄与腹部相连,有发育完整的翅,嚼吸式口器,雌蜂有一根多少有点可怕的螫针,属于很多不同的科,

  黄蜂又称胡蜂,雌蜂尾端有长而粗的螫针与毒腺相通,螫人后将毒液射入皮肤内,但螫针并不留在皮内。。

  生活环境

  黄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组成各自的群体并建造共栖的巢穴。多数黄蜂在树上用蜂蜡或干草等材料建造结构复杂的巢穴。这种巢穴非常结实,能够经得住风吹雨淋。

  作用

  【药 名】:大胡蜂

  【来 源】:为胡蜂科动物大胡蜂的干燥全虫。

  【功 效】:解毒消肿。

  【主 治】:治疮疡疔疖,红肿痛,热证。

  【性味归经】:咸,平。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外用:水或酒调敷。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岛、广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干燥成虫全体入药或研末备用。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毒性

  黄蜂蜇伤是基层医院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 ,重症黄蜂蜇伤病死率高达 66.70% 。蜂蜇伤初期 ,对致敏性多肽诱发过敏反应的及时 、正确处理 ,以及对序贯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综合防治,是提高重症蜂蜇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1

  黄蜂毒液的主要成分为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等,毒液呈碱性,易被酸性溶液中和。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能损害心肌、肾小管和肾小球,尤易损害近曲肾小管,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中毒表现

  黄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紧急处理

  1.轻度蜇伤:黄蜂毒是碱性的,所以应该即用弱酸水(食醋等)冲洗。

  2.中度可立即用手挤压被蜇伤部位,挤出毒液,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红肿和过敏反应.或立即用食醋等弱酸性液体洗敷被蜇处,伤口近心端结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中毒预防

  在黄蜂密集地区作业时要穿长衣裤,注意面部、手的防护;不要激惹黄蜂。

  大胡蜂、大黄蜂的毒汁主要有组胺,5-羟胺,胡蜂激肽和胆酸主要有磷脂酸及透明质酸酸,是可治疗和预防的,治疗主要局部处理、抗过敏早期应用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及时有效治疗,可速痊愈,降低死亡率。预防:入山时,注意有无蜂穴,尽量不要激惹蜂群,被其蜇伤。如被蜂群追逐,立即曲屈爬在地上不动,蜂群会停止进攻,避免更大的伤害。2

  红眼黄蜂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阿克巴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培育出了一种新型红眼黄蜂。此举是为了证明基因编辑工具CRI SPR可否成功运用在体型迷你的扁头泥蜂身上,这为科学家提供了了解黄蜂生理特点的新途径。例如,雄性黄蜂只需用一“自私的基因”,便可确保自己的后代全部为雄性。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鹭鸶

下一篇:白虫草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