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虫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9-03-20 作者:魏大勇

  血红虫又叫摇蚊幼虫,是昆虫纲,双翅目,摇蚊科幼虫,其呈蠕虫状,体色深红。血红虫分布广,是淡水水域中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是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营养价值很高,也是世界公认最优良的热带鱼活饲料,因此其与水族养殖业的关系十分密切。

  形态特点

  摇蚊幼虫体圆柱形,长2~30mm,分头、胸、腹三部分,分节,各体节粗细相近,胸、腹节外表无区别,只在成蛹时,腹节增宽。体色有黄色、绿色或棕色,有的呈红色,故称“血红虫”,可作鱼饵。成虫与常见的蚊子比较相似,主要的不同在于翅无鳞片,足也较大,静止时前足一般向前伸长,并不停地摇动,故名摇蚊,触角上密生细毛,就像羽毛一样;另一个不同是,它的嘴(口器)已退化,不具吸食的功能。1

  1.头部 角质化,眼点2对,触角1对,口器(上唇、下唇、内唇、大颚、小颚、舌)。

  2.胸部分节,第一胸节腹面有一对前原足。

  3.腹部9节,最后一节有1对后原足。有的在第8节上有1~2对指状腹鳃,有的在第7节上有1对指状侧鳃,最后一节在肛门附近有2~3对肛门鳃。1

  价值及功用

  血红虫虫体营养丰富,含干物质为1.4%;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为41%~62%,脂肪为2%~8%,热量为4卡/克。摇蚊幼虫大小适宜,适口性好;营养全面,能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不会引起饲养池的水质污染;残存于饲养池中的摇蚊幼虫不会对养殖对象产生危害,因其大量摄取水体中的有机碎屑,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特别是很多经济水生动物的幼体阶段,更以摇蚊幼虫为其主要天然饵料。因此,大量培养摇蚊幼虫来培育经济水生动物的幼体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主要以水底有机物碎屑为食,且摄食量相当可观,因而在加速水体物质循环中的有机物矿化作用和消除有机物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摇蚊科昆虫又因种类丰富,个体众多,不同种类对水域生境要求不同,从而成为监测水体环境和污染状况的优良指示生物,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摇蚊幼虫又是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营养价值很高,因此与养渔业的关系密切。2

  培育方法

  1、培育池

  (1)面积:1-100平方米。

  (2)结构:水泥池。

  (3)池深:50厘米左右。水深20-30厘米。

  (4)池底:池底铺富含有机物的淤泥。

  2、培育方法

  培育摇蚊幼虫不需要进行引种工作。每年春季,当水温上升到14℃以上,气温在17℃以上时,自然会有很多摇蚊在培育池中产卵繁殖。2-7天卵便孵化出膜。刚出膜的摇蚊幼虫营浮游生活,生活期为3-6天,以各种浮游生物、菌胶团和有机碎屑为食。因此,在每年的这一期间,要经常向池水中泼撒发酵过的有机肥,使池水维持较高的肥度。2

  浮游生活之后,摇蚊幼虫逐渐转为底栖生活,主要以有机碎屑为食。这期间要定期向池中泼撒发酵过的有机肥或直接在池中投放陆草,让陆草腐烂发酵。摇蚊幼虫具背光性。在光照强烈的夏季,要适当加深池水,使池水深度维持在40-50厘米左右,或在池子的上方加盖凉棚、搭设葡萄架等。摇蚊幼虫耐低氧能力很强,长期处于低氧环境或短期处于无氧条件下都能正常生存。因此,培育摇蚊幼虫的池水不需特别加以管理。2

  3、捕捞

  捕捞时,先用孔径为1.5毫米左右的网将池中大颗粒的烂草败叶捞去,然后排去部分池水,再铲取底泥,用孔径为0.6毫米的筛网筛去淤泥,即可取得摇蚊幼虫。22

  

  分布特点

  摇蚊幼虫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它在各类水体中都有广泛的分布,而且数量较大,其生物量常占水域底栖动物总量的50% ~90%。红虫是水体中重要的食物链中的一环,是多种经济水生动物如多种鱼、虾、蟹、鳖、龟等的优良天然饵料。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白虾

下一篇:线虫动物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