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螟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9-26 作者:陆俊姣 |
三化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稻区,为单食性害虫。幼虫钻蛀水稻,在水稻分蘖期为害造成枯心苗,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成虫趋光性强,喜在嫩绿叶片上产卵。老熟幼虫在稻茎基部10厘米以下化蛹。三化螟原以江浙一带一年发生3代而得名,实际上在我国随温度高低一年可发生2~7代。老熟幼虫在稻桩中滞育越冬。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齐泥割稻、锄劈或拾毁冬作田的外露稻桩;②春耕灌水,淹没稻桩10天;③选择螟害轻的稻田或旱地作绿肥留种田;④减少水稻混栽,选用良种,调整播期,使水稻“危险生育期”避开蚁螟孵化盛期;⑤提高种子纯度,合理施肥和水浆管理。
(2)药剂防治适期为卵孵化盛期,可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等喷雾。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三化螟的天敌种类很多,寄生性的有稻螟赤眼蜂、黑卵蜂和啮小蜂等,捕食性天敌有蜘蛛、青蛙、隐翅虫等。
编辑:孙苑琪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董晋明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稻管蓟马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