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9-26 作者:陆俊姣

  稻飞虱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

  1.褐飞虱

  褐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和许多其他亚洲国家均有分布,是单食性害虫。成虫、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水稻韧皮部汁液,产卵时刺伤稻株茎叶组织,传播或诱发水稻病害,水稻受害严重时,引起稻株倒伏,俗称“冒穿”。褐飞虱具远距离迁飞习性。北纬19°以南地区可以越冬。长翅成虫有趋光性。

  2.白背飞虱

  白背飞虱寄主植物有水稻、麦类、玉米、高梁,广泛分布在亚洲许多稻区。成虫、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水稻韧皮部汁液,产卵时刺伤稻株茎叶组织,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受害严重时,引起稻株倒伏。白背飞虱是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越冬北界为北纬26°长翅成虫有趋光性。

  3.灰飞虱

  灰飞虱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寄主植物除水稻外,还有麦类、玉米、稗等禾本科植物。灰飞虱耐低温能力强于褐飞虱与白背飞虱。成虫有长、短两种翅型和深、浅两种色型。刺吸茎叶为害并传播水稻病害,如条纹叶枯病、丛矮病等。

  4、防治方法

  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防治方法相似,可采用:

  (1)选育和推广抗虫品种。

  (2)均衡施肥,勿偏施氮肥。

  (3)田埂上种植芝麻、黄豆等显花植物吸引天敌。

  (4)利用频振灯诱虫。

  (5)化学防治可用吡蚜酮、噻嗪酮、烯啶虫胺等。

  编辑:孙苑琪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董晋明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