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蝉类害虫的防治方法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9-26 作者:陆俊姣 |
1、黑尾叶蝉
黑尾叶蝉的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慈姑、小麦、大麦、看麦娘、李氏禾、结缕草及稗草等。分布于我国各稻区,尤以长江流域发生较多。江浙一带一年发生5~6代。黑尾叶蝉成虫和若虫在水稻叶片或水稻基部刺吸汁液,形成棕褐色伤斑,使水稻茎秆发黑并倒伏。能传播水稻矮缩病、黄矮病及黄萎病。成虫产卵于叶鞘边缘内侧组织中。以3~4龄若虫及少量成虫在绿肥田边、塘边、河边的杂草上越冬。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虫品种。
(2)加强水肥管理,均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3)防治适期为2~3龄若虫高峰期,甲维盐、吡蚜酮、噻嗪酮、毒死蜱等喷雾。
(4)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和捕食性蜘蛛。
2、电光叶蝉
电光叶蝉分布在黄河以南各稻区。寄主植物有水稻、玉米、高粱、粟、甘蔗、小麦及大麦等。浙江一年发生5代,四川5~6代。成虫、若虫在水稻叶片和叶鞘上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变黄或整株枯萎。还可传播稻矮缩病、瘤矮病等。成虫可在稻株各部位产卵。以卵在寄主叶背中脉组织里越冬。
防治方法与黑尾叶蝉相似:
(1)选用抗虫品种。
(2)加强水肥管理,均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3)成虫产卵期先适当排水,后灌水至10~13厘米,浸泡24小时,隔3~4天再排灌1次,可杀死大量卵块。
(4)防治适期为2~3龄若虫高峰期,甲维盐、吡蚜酮、噻嗪酮、毒死蜱等喷雾。
编辑:孙苑琪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董晋明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稻水象甲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下一篇:稻管蓟马的防治方法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app.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x.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b.jpg)
![](/images/2017/source/55.jpg)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