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9-26 作者:陆俊姣

  稻水象甲原产美国东部、古巴等地,为外来入侵物种,目前在我国许多省市已有分布。稻水象甲主要为害水稻,也为害部分禾本科植物。稻水象甲成虫取食叶片,幼虫食根。根系被蛀食后变黑或腐烂,受害稻株极易倒伏。成虫具有迁飞、趋嫩、群居、潜泳、钻土、抱团及假死习性,在我国只进行孤雌生殖,一年发生1~2代。卵多产于浸水的叶鞘内。老熟幼虫在稻根处结土茧化蛹并羽化。各地以成虫滞育状态越冬,越冬场所大多在田埂、河(田)沟表层土壤中。

  防治方法:

  (1)严禁从疫区调运稻谷、秧苗、稻草及其制品。

  (2)对划定的疫区范围,要进行封锁和防治等。

  (3)在稻水象甲发生区,冬季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4)适当推迟早稻的播种期。

  (5)减水栽培、晒田可抑制幼虫发育。

  (6)药剂防治应在成虫盛发产卵前期及幼虫孵化高峰期施药,可以选用

  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噻虫嗪等药剂喷雾。

  编辑:孙苑琪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董晋明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