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稻蝗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9-26 作者:陆俊姣

  中华稻蝗在我国广泛分布。寄主植物有水稻、玉米、高粱、麦类、甘蔗和豆类等多种农作物。成虫、若虫咬食叶片、茎秆和幼芽,形成缺刻,严重时稻叶被吃光,也能咬断稻穗,影响产量。在长江流域及北方地区一年发生1代,南方地区一年发生2代。成虫有趋光性。卵块产在田埂的地面下。以卵块在田埂、荒滩、堤坝等土中1.5~4厘米深处或杂草根际、稻茬株间越冬。

  防治方法:

  (1)耕翻田埂地边,破坏其越冬场所。

  (2)放鸭啄食幼虫。

  (3)人工网捕及打捞田中浪渣,消灭卵囊。

  (4)利用与保护青蛙和鸟类。

  (5)在蝗虫进入稻田之前,采用氟虫脲乳油与蝗虫微孢子虫,在稻田与杂草地交界处喷施2米宽的药带阻止其进入稻田。

  (6)当蝗虫进入稻田后,可用阿维菌素、甲维盐喷雾。

  稻田附近田间杂草地是稻蝗的滋生基地,因此充分开发利用稻田附近荒地,是防治稻蝗的根本措施。

  编辑:孙苑琪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董晋明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