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猪的选择有哪些标准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9-26 作者:石慧芳

  选择好后备猪,是养猪场保持较高生产水平的关键,所以后备猪的选择要达到以下标准。  

  (1)后备公猪和母猪都要符合本品种特征,即毛色、体型。头形、耳形要一致。

  (2)生长发育正常,精神活泼,健康无病,膘情适中。

  (3)不能有遗传疾病,如疝气、隐睾、偏睾、乳头排列不整齐、瞎乳头等。遗传疾病的存在,首先影响猪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其次是给生产管理带来许多不便,严重的可造成猪只死亡。  

  (4)挑选后备公猪的条件是:同窝猪的产仔数在10头以上,乳头在6对以上,且排列均匀,四肢和蹄部良好,行走自如,体长,臀部丰满,睾丸大小适中,左右对称。

  (5)挑选后备母猪的条件是:良好的健康状况,优良的品种性能,健壮的四肢,乳头数6对以上,排列整齐,发育均匀良好,高产母猪的后代。

  (6)后备母猪的选拔程序:①在仔猪30~40日龄时,凡符合品种特正,发育良好,乳头多(6对以上)且排列整齐的仔猪,均可留种。②在4月龄育成母猪中,除有缺陷、发育不良或患病外,健康的均可留作种用。③在7~8月龄时,应选体型长、腹部较大而不下垂,后躯较大,乳头发育好的母猪留作种用。④初产母猪中乳房丰满、间隔明显、乳头不沾草屑、排乳时间长,温驯者宜留种。⑤母猪产后掉膘显著,怀孕时复膘迅速,增重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母瘦仔壮”。在哺乳期间,食欲旺盛、消化吸收好的宜留种。

  编辑:柳晓林

  审核专家: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焦福林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