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公猪怎样选留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9-26 作者:石慧芳

  种公猪的选择,应从优良公母猪交配所产出的后代中选留其体型体貌符合其品种特征,生长发育良好的个体。种公猪眼睛要有神,反应灵敏,背线平直或微弯,收腹好,前胸深宽,后躯发达,四肢粗壮,后肢要直,蹄质结实,尾根要粗,尾尖卷曲。左右睾丸外露,大而明显对称,切忌单睾或隐睾。包皮不能过大或积尿液。为了保证选择的准确性,一般在2月龄初选,6月龄进行第二次选择,配种前再作最后选择。要注意公猪的营养,种公猪日粮最低标准为,消化能不低于12.6兆焦/千克、蛋白质14.00%、赖氨酸0.50%、钙0.95%和磷0.80%。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精液的品质。如日粮中缺乏蛋白质,对精液品质有不良影响;如长期饲喂蛋白质过多的日粮,同样会使精子活力降低,精子浓度减少,畸形精子增多。另外,还应该考虑维生素的含量,因为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的缺乏,将导致公猪的性反射降低,精液品质下降。如长期缺乏,会使睾丸发生肿胀或干枯萎缩,丧失繁殖能力,烟酸、泛酸也是公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要注意公猪的日常管理,公猪实行单圈喂养,每天喂2~3次,日饲喂量为2.3~3.0千克,保持原有体况,不能过肥;种公猪适宜的温度为18℃~20℃,冬季要防寒保温,夏季高温时要防暑降温;减少外界干扰,避免自淫,加强运动,上下午各1次,每次约1小时,运动范围为3千米;经常刷拭,增加体表血液的循环,以提高性欲和精子活力;开展人工授精的猪场应在6~7月龄开始训练采精,经常检查精液的品质,根据精液品质的好坏,调整公猪营养、运动和配种的次数,配种前2周更要检查精液品质,以决定该公猪是否能用。

  编辑:柳晓林

  审核专家: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焦福林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