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树梢杀手”:武装直升机30年

科普中国网 2017-09-12 作者:京腔热血小鲨鱼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哈飞获得了欧洲直升机生产的AS365“海豚”的许可,之后建立了生产线,并将生产出的直升机命名为“直-9”。据说,20世界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至少200架直-9进入中国人民军陆航部队服役。由于直-9的量产,中国方面努力开始提高直-9相关零件的国产化,到了直-9A-100试飞时,其只有18%的机身和系统组件和9%的发动机部件是来由欧洲直升机公司提供的。

  紧接着直-9A-100被选为侦察/攻击型直-9的基础型号,其发展出的第一种就是中国海军使用的直-9C。随后,有关部门又为解放军陆航专门设计了执行侦察任务和火力支援设计的直-9W。直-9C与直-9W,前者主要为海上巡逻、搜救、执行支援任务所设计,并有一部分被改装为反潜直升机,后者则可以使用HJ-8反坦克导弹、57毫米或90毫米航空火箭弹及各种口径的机炮吊舱。

  中国“树梢杀手”:追赶外国30年终于拥有拥自己的空中轻骑部队

  海军型直-9C

  2010年,中国有历史以来第一次出口武装型直升机,肯尼亚购买了4架用于出口的直-9WE。2012年,肯尼亚的直-9WE首次参加执行战斗任务,被部署在索马里南部执行支援地面部队和武装巡逻任务。由于直-9WE在索马里的成功部署,大大提高了其在客户心目中的“光辉”形象,柬埔寨、老挝、马里、巴基斯坦和委内瑞拉等先后向中国订购了直-9WE。

  中国“树梢杀手”:追赶外国30年终于拥有拥自己的空中轻骑部队

  武直-9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80年代引进的SA342L“小羚羊”需要后续机型,昌飞开始在AS350“松鼠”的基础上研制新型直升机,并将其命名为直-11。直-11于2000年10月完成试飞,很快其可执行侦察/攻击的直-11W的研制开发工作也随之展开。

  中国“树梢杀手”:追赶外国30年终于拥有拥自己的空中轻骑部队

  直-11W的先关研制历时三年,据说其可以挂载4枚HJ-8反坦克导弹、57毫米火箭发射巢和各口径的机炮吊舱,并在座舱顶部安装有前视红外雷达球型转塔。解放军陆航部队采购的直-11W与直-9最新型号的武装型相比,后者更加灵活机动,并且挂载能力更强,功能更强大,于是这些直-11W在服役后不到20年的时间就玩起了失踪,目前十分怀疑直-11W被封存处理。

  以上的直-9与直-11武装型直升机,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专业的武装直升机,更何况在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的美国AH-1与AH-64成了美军打击、引导的主力,因此,中国的武装力量还需要一款真正的武装直升机来满足其需要。

  中国方面开始决定研制自己的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并得到了欧洲直升机、加拿大普惠公司、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的重要技术支持。由于中国受到武器禁运,很多本该需要进口的零件和重要部件都被限制,比如从普惠公司进口的发动。紧接着,中国向俄罗斯购买卡-50武装直升机的交易失败,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的研制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共3页首 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 页

责任编辑:苏鹏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