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 城会玩还得会防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7-12-18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中,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因而在2009年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016年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而今年的主题——“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出现了“城市”这一关键词。设立防灾减灾日的意义何在?今年将重点放在了“城市”一词上又有怎样的深意?防灾减灾我们都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问题太多,所以要从头说起。
图1.汶川大地震纪念碑
中国抗灾辛酸史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自古中国人就自诩为“天朝”,但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当然,自然灾害也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具有上下五千年满满两本文明史的华夏民族,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与灾难作斗争的辛酸史,但伟大的劳动人民也在艰苦卓绝的抗争中摸索和进步,开辟出一条条防灾减灾的康庄大道:大禹治水和都江堰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付水患的伟大创举;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为人类认识地震作出可贵贡献……所以,防灾减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修课,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也是旨在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图2.全国防灾减灾日标志
面临自然灾害时的城市生存法则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土地沙漠化、干旱等渐变性灾害;还有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其中,尤以突发性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极大,它们的不确定性和突然性常常令人猝不及防。同时,城市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现在已经成为高楼林立、人口集中的代名词。发达的经济,便利的生活设施,使得我国城镇化的速度逐年提高。但人们在享受城市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高密度的建筑群,密集的人口分布,使得城市在遭遇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作为一名“城里人”,防灾自救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生存法则。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全国防灾减灾日自设立以来的主题:
图3.全国防灾减灾日历年主题一览表
不难发现,“城市”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已然成为防灾减灾的高频词汇。所以,城里人不仅要“会玩儿”,更得“会防”才行。
防灾减灾“三步走”
图4.地震后房屋坍塌
但是对待所谓的“天灾”,人类只有自认倒霉的份儿吗?
Of course Not!只要懂得未雨绸缪做好预防措施,掌握必要的自救逃生技能,完善灾后处理体系,人类一样能够全身而退、给灾难一记响亮的耳光。自然灾害的种类繁多,针对其中危害性较大和关注度较高的地震灾害,我们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震学研究组的裴顺平研究员,就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和灾后处理三个方面作出解读。
图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震学研究组裴顺平研究员
(一)震前——预防这剂强心针必须要打
地震,主要是由于地球板块运动而造成的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的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
然而,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到来,并且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以,地震预防这一剂强心针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处做好防御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了解地震的基本原理和较容易发生的地区。裴顺平研究员解释说,科学界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解释地震的原理:在地球结构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断层,在断层两侧的块体,由于构造应力的作用,就会发生相对运动,并且随着运动的逐渐积累,在断层附近就会不断发生形变,当形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断层的强度极限,断层就会瞬间破裂,释放大量能量,这就是地震。地震后,断层两侧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然后再不断发生形变,直到下一次地震发生,这就是地震产生的原理,也叫作弹性回跳理论。由这个理论我们也可以发现地震常发生的地点就是断层附近。
图6.地震发生的原因——弹性回跳理论示意图
其次,对于室内的构造和物品安置也要有所顾忌:比如,室内的高柜一定要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倒下时砸到人或者堵住逃生的路;在较高的家具上面不能放置较重的物品,以防砸伤;同时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家中配备一张坚固的桌子,并且要将它紧贴家中内部承重墙下,承重墙是定位在每个房间的安全地点。
除此之外,家庭应急包也是必不可少的。应急包就是在发生灾难的情况下,让受灾者能够积极自救互救,并且为他们争取出等待救援时间的一系列物品。应急包里面除了必备的救生水和应急食品外,还应该储备急救包等急救用品,以及一些生活和自救互救的必需品。应急包应当放在家中易于拿取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二)震中——应急能力是生死关头的“速效救心丸”
一旦发生了地震,面临灾难时的应急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科学果断的自救知识就如同生死关头的“速效救心丸”,能够在逃生的黄金时间救我们一命。
裴顺平研究员表示,在遭遇地震时,根据情况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说在楼房里面、在平房里面、在汽车里面等等,不同情况下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有所不同的。
如果是震级不高的小地震或离大地震较远时,也就是楼房晃动的并不是非常剧烈,只需要跑到空旷、安全的地带即可;如果不幸遇上大地震,楼房晃动的非常厉害,此时就需要寻找一些跨度比较小的区域,比如厨房卫生间,或者是具有承重墙的位置以及大家具的边上所形成的三角空区,可以有效提供生存空间并缓冲掉一部分掉落重物的压力,这样生存几率会大大增加。
图7.遇强地震时躲避在承重墙和大家具形成的三角形安全区域示意图
(三)震后——需要完整的“套路”才能做到真正的“善后”
地震结束后,救治伤员,清理被毁建筑物和设备设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等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要严格按地方政府和专业人员指导,进行灾后恢复与重建,避免发生二次灾难。
同样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日本对于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就非常的出色,日本先后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发生灾害后应采取的对策。比如,日本建立了一套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运输体系,确保灾民在灾后能及时获取必要的救急物资:首先,鼓励每个家庭在家中储备救灾物资,存放能够维持一家人三天到一周的饮用水和食品。其次,在各个自治体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或储备点,储备帐篷、被褥、发电机及燃料、手电和食品等应急物资,该地区一旦发生灾情就可以及时就地发放,保证灾民的生活必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子,这些完整而且科学的“套路”都是我们今后需要借鉴和学习的重要方面。
图8.地震后日本灾民于避难所内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
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其实,居安思危的道理应该深深根植于每个国民的心中,每一天都是防灾减灾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彻底的谣言
下一篇:暴雨来袭 直面更涝的未来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