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2.jpg

2014年4月15日 “海洋六号”前往南海执行科考任务

科普中国 2018-04-15

  

  2014年4月15日,“海洋六号”前往南海执行科考任务。

  “海洋六号”科考船早在2008年10月就在武昌造船厂建成下水。该船总长106米,型宽17.4米,型深8.3米,设计吃水5.5米,设计排水量4600吨,最大排水量5287吨,试航速度17节,自持力60天,续航力15000海里,可在国际海域无限航区开展调查。这艘科考船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为主,首次集地震、地质调查等多项调查功能于一体,是当时世界上第一艘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

  作为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采用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全回转舵桨等国际先进技术及设备,配置了深海水下遥控探测系统、深海取样分析、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水浅地层剖面系统、长排列大容量高分辨率地震采集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调查设备,配置有4000米级深海水下机器人“海狮号”,装备条件在我国海洋地质调查队伍中首屈一指。该船的顺利下水,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装备正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自从2009年入列以来,“海洋六号”已经胜利地完成了多次科考任务,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作出了杰出贡献。本航次“海洋六号”科考船驶往南海,将开展国家科研项目的试验。此次任务约需8天。这是2014年第四次前往南海执行国家海洋地质调查和科学试验任务,将完成多波束测深2100公里,浅剖测量2160公里等工作,并为之后5月份开启的大洋32航次科考进行设备的试航,包括长柱状地质取样、温盐深、多波束、浅剖、导航、ADCP、LADCP、气象、深海摄像等。

  作者: 科技名家·里程碑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