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科学家”第19期“如何阅读一座城?”圆满落幕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 2019-11-18 |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果壳承办、广东科学中心协办的“我是科学家·小谷围科学讲坛”活动在广东科学中心成功举办。这也是“我是科学家”首登广州。广东科学中心副主任段飞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演讲嘉宾分别从土壤、数字城市、能源、城市规划和人类学角度,分享了与城市有关的科学和背后故事。
演讲嘉宾。左起:陈能场、邓启耀、黄玉萍、谢涤湘、张晋。
在题为《城市中的你,土壤离你有多远?》的演讲中,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协环境生态领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陈能场分享了他与土壤的故事。“父亲算出我五行缺土,就给我取了一个有‘土’的‘场’字,结果我跟土打了一辈子交道。”
即使在鲜少能接触到土壤的城市,人类也会通过食物和微生物等与土壤产生联系。而土壤若是出了问题,不仅会影响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而且会给生态系统带来破坏,甚至能够颠覆文明。陈能场指出,古巴比伦文明就是消亡于土壤盐渍化造成的饥饿和社会动荡。
演讲嘉宾陈能场:《城市中的你,土壤离你有多远?》
在演讲中,陈能场分享了他从事土壤保护与修复的两个案例,解释了土壤污染修复的复杂性及保护土壤的必要性。“相对于土壤,人类的文明、人类的生命太短,感觉不到土壤的变化以及土壤的退化带来的伤害。要形成一厘米的土壤表土,可能需要好几百年时间,但是,要流失掉可能只需要几场大雨。所以,土壤保护就是这么重要。”
演讲嘉宾陈能场:《城市中的你,土壤离你有多远?》
在题为《用智慧路灯,织就城市神经网》的演讲中,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后科技创新(南沙)公共研究中心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农科院特聘研究员张晋分享了他关于物联网的研究。“我从物联网元年(2015年)开始研究物联网,把最美好的年轻岁月献给了这一我将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
随着5G时代的来临,“万物互联”需要更好的载体来收集、汇聚、整理每一个角落的物联网信息。其中,智慧路灯的城市中的最佳载体,它遍布街道,不仅能够提供基站服务,还具备多元的功能。“通过智慧路灯,我们可以把海量的物联网应用与城市大脑科学中心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立体化、信息化的城市管理。”
演讲嘉宾张晋:《用智慧路灯,织就城市神经网》
收集到信息后,如何将它们安全地传输到城市的科学大脑?张晋及其团队针对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问题开展了探究,其中区块链技术具有很大潜力。“我们希望通过轻量级的安全协议,让加载到智慧路灯上的终端设备,既可以保障物联网终端的安全,同时又不浪费物联网终端上的计算资源和能量,形成一种轻量化的智慧路灯的服务体系,为未来的城市提供更多可能。”
演讲嘉宾张晋:《用智慧路灯,织就城市神经网》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黄玉萍分享的题目是《能源优化能做什么?我们想让每辆电动汽车都成为行走的储电站》,她主要的研究工作针对能源系统优化和电动汽车并网运营展开。
每个人都经历过停电——突然陷入漆黑,要靠蜡烛照明。但黄玉萍在演讲中指出,现在城市已经很少有大范围停电,这得益于电力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以及能源系统的不断优化。“电网随人类节律存在负荷峰谷,而电力能源系统优化就是要‘削峰填谷’,既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又使能源利用经济合理。”此外,电动汽车也是能源优化学者考虑的方向,它可以根据电网负荷选择馈电、储电,从而为电网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和可再生能源的缓冲。
演讲嘉宾黄玉萍:《能源优化能做什么?我们想让每辆电动汽车都成为行走的储电站》
黄玉萍认为,跨专业的背景使她拥有了从多个视角解决能源系统问题的能力,她很庆幸从事的工作正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各种信息万变,我们总有找到对付它们的最优方法。”
演讲嘉宾黄玉萍:《能源优化能做什么?我们想让每辆电动汽车都成为行走的储电站》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谢涤湘分享的题目是《记得住乡愁,“空间”就成了“地方”》。谢涤湘做的很多研究属于人文地理学学科,是一名不擅长画设计图的城市规划学者。“我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城市更新,和传统的工科城市规划不同,我更关注影响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地理及社会文化因素。”
城市规划不仅仅是规划道路,还要考虑许多因素,比如人跟空间的情感联系。人们生活的社区是最容易产生依恋感的地方,在满足生理安全需求的基础上,依恋感表现为对邻里关系的关注。谢涤湘指出,其实游客也会对景区产生依恋感,因为其中凝聚了情感与想象。“现在很多老街区改成了商业步行街,做生意的都是外地人,很快游客就会觉得没意思了。”
演讲嘉宾谢涤湘:《记得住乡愁,“空间”就成了“地方”》
“空间”和“地方”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学术层面上,前者指单纯的物质空间,而后者蕴含了人的情感、意义与社会关系。过去的城市规划只针对空间,而现在还会考虑历史文化、情感记忆、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城市建成每一个市民时刻依恋的温暖家园。“有了乡愁,空间便不只是空间,就成了地方。”
演讲嘉宾谢涤湘:《记得住乡愁,“空间”就成了“地方”》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荣休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邓启耀分享的题目是《人类学家从香云纱、艇仔粥和城中村里看到了什么?》。邓启耀研究的方向是视觉人类学,关注民族、宗教和文化遗产保护。“人类学家看城,不单看建筑,更重要的是看城市文化,以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
“穿衣吃饭看似小事俗事,其实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城市风尚的直接反映。”邓启耀教授分别从衣、食、住三个方面来讲述了人类学家视角下广州城务实包容的性格。
演讲嘉宾邓启耀:《人类学家从香云纱、艇仔粥和城中村里看到了什么?》
由于湿热气候,生活在广州的人喜穿汗衫,上了年纪的人喜欢穿一件“香云纱”制的衣服,香云纱是几百年来围海造田期间,桑基鱼塘产出的丝绸,利用褐色河泥及薯莨染制而成,是珠三角地区最具文化元素的标志性产品,从中可以看出广州的社会变迁。桑基鱼塘除了产丝,还有鱼,水产成为了粤菜的主打,除了精致可口的粤菜,艇仔粥作为水上人家的特殊饮食,也成为广州文化的一部分。吃饱穿暖,要考虑住的改善,高楼之外,广州的城中村还在,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必要的过度空间,“体现了广州这个南方城市务实包容的民生意识。”
演讲嘉宾邓启耀:《人类学家从香云纱、艇仔粥和城中村里看到了什么?》
主题演讲结束后,广东科学中心副主任段飞为现场科学家颁发聘书并进行合影留念,并希望活动能在科学家群体中形成示范效应,让更多科学家来到“我是科学家”舞台,分享和讲述自己的科学故事,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广东科学中心副主任段飞为现场科学家颁发证书。
未来,“我是科学家”系列演讲将会持续举办。“我是科学家”内容平台将聚集更多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一同探索科普之路,建筑完善的科普传播体系。
现场活动反响热烈,散场后围在科学家旁边继续交流。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