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地狱”守门人侯云德院士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8-01-08 |
8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个头不高,说话间透着江南文人的书卷气。很难想象,过去60年间正是他带领团队牢牢守在“病毒地狱”的门前。
资料图为侯云德院士。
侯云德是中国分子病毒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现代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直至今日,他仍担负“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一职。
1月8日,侯云德荣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对这份中国科学家的至高荣誉,侯老谦虚地说:“人外有人,科学家除了本行以外还要多学一点,我对世界的认识没有尽头,也没有满足。”
侯云德初露锋芒是在前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求学期间。他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以至于苏联《病毒学杂志》编辑特意来所里问“侯云德是谁”。后来鉴于他完成的学位论文成就,1962年前苏联高等教育部破例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他博士学位。
重温当年,侯云德摆手说被授予博士学位只因一件小事。当时实验室内动物死光且死因未知,“我怀疑是仙台病毒感染,马上分离、消毒,切断传播链,基本解决了问题”。
资料图为2006年8月侯云德院士在禽流感国际会议上。
说来轻松,但行家知道,小鼠可以感染数百种病毒,如果不能很好地研判,无异于盲人摸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说,侯老的这种敏锐,正是基于他扎实的学识储备及丰富的实战经验。
侯云德一遍遍地与“病毒魔鬼”打交道,摸清它们的家底。1985年,他在国际上首次揭示痘苗病毒基因组的HindIII P片段,又用10年时间完成痘苗病毒全基因组的测序与分析。他初步阐明丙型肝炎病毒致癌的分子基础,建立了人单纯疱疹病毒2型基因组的基因文库。他还带领团队构建了系列新型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载体,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大肠杆菌增强子样序列。
曾与侯老共事多年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原所长李德新告诉记者,侯云德撰写及翻译的书籍是病毒学界“圣经”,其中他独自编纂的上百万字著作《分子病毒学》,是将分子生物学引入病毒学的划时代的作品。
“病毒魔鬼”伺机而动,近些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蜱咬病”等层出不穷。面对“强敌”,侯云德领导专家组设计了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提出“集成”防控体系思想。
“作为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组长,侯云德院士就像坐在火山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董小平说。10年来他参与了历次重大疫情的防控战役,也目睹侯老一次次用最佳方式“转危为安”。
2009年,侯云德率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干预,其中在疫苗方面“独具匠心”。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纪录。由侯老提出的不加佐剂、仅需注射1剂,推翻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注射2剂”的专家共识。
董小平仍记得侯老力排众议的场景。听完研发人员讲抗体反应曲线,侯云德立即找到仅注射1剂的理论基础——他这样坚持“节约”,正是考虑全国乃至全球的疫苗生产能力和疫苗注射能力。第三方评估表明,得益于正确的甲流应对措施,中国减少2.5亿人发病和7万人住院,减少经济损失逾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如果我们将病原比作危害人类健康的地狱魔鬼,那侯院士就是当代人间降魔捉鬼的活钟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党委书记兼法人代表武桂珍说。
资料图为1993年,侯云德院士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上。
在侯云德主导下,中国已建立“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综合防控网络体系”,,实现了72小时内鉴定152种已知病毒、147种已知细菌以及新病原检测确认和筛查。
对这些 “病毒魔鬼”,侯云德不仅从未惧怕,更想着“改造它们”。1982年,他首次克隆出人α1b型干扰素基因,继而独创出国家I类新药产品重组α1b型干扰素。这是中国第一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对乙型肝炎、毛细胞性白血病、慢性宫颈炎等具有明显疗效。
“侯先生总说‘病毒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永庆见证了侯老主导基因工程新药产业化的过程。在侯老担任中国863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期间,国内有18种基因工程药物上市,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增加百倍。
程永庆以重组α1b型干扰素举例说,进口产品一支约300元,一个疗程下来至少要两三万元,目前国产的一支约30元,“侯老要求我们继续研发,把每支降低到10元以内,让更多人用得起”。
“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侯云德曾赋诗明志。耄耋之年的他仍然矗立在“病毒地狱”大门前,守护着万千黎民的安康。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