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奇家族与佛罗伦萨

博物杂志 2017-01-13

  文章出自:博物2016年第11期作者:赫连镜繇 林语尘

  标签:建筑文明 博物广知

  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之都,是无数人心中的梦幻之地。造就这座城市的“文艺范儿”,却又深藏功与名的,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人家族。他们的姓氏隐在诸多文艺复兴巨匠的光环背后,与那段历史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至今,佛罗伦萨的著名景点,依然处处有“美第奇家族”的影子。

  百花之城

  佛罗伦萨位于亚平宁半岛中北部,丘陵环绕,气候温暖。中国诗人徐志摩游历欧洲时,曾将它的名字音译为“翡冷翠”,引发无数文艺青年的遐思。在意大利语里,佛罗伦萨意为“花城”,它的市徽就是一朵鸢尾花。今天人们提及佛罗伦萨,也必然想起它在文艺复兴时百花齐放的盛况:名家巨匠云集于此,留下海量艺术珍品,长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佛罗伦萨城景,图中的圆顶建筑是圣母百花大教堂,它是这座“花城”的标志之一。

  绮丽的文艺之花,生长在商业的沃土上。佛罗伦萨最早是西罗马帝国为安置退伍军人而建的小城,帝国灭亡后,它发展成独立城邦国家,依靠繁荣的地中海贸易,在中世纪迅速崛起。

  公元13~14世纪,佛罗伦萨已经发展成一个商业金融中心,并建立起了全民参政的共和制度。自由活跃的氛围,促使文艺复兴的种子萌发。而在15~18世纪的三百余年间,管理、建设佛罗伦萨的,是一个富商豪门:美第奇家族。他们是文艺复兴巅峰阶段的缔造者,今天,佛罗伦萨几乎每个著名历史景点,都与美第奇这个姓氏有关联。

  圣母百花大教堂

  (佛罗伦萨大教堂)

  佛罗伦萨的地标建筑、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外墙以粉色、绿色、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具有柔美的女性气质,所以被称为“花之圣母寺”。

  这座教堂从1296年开始修造,至1469年主体建筑才完工,前后花了170多年。它的大圆顶是建筑家布鲁内列斯基的杰作,被奉为文艺复兴圆顶建筑的楷模。圆顶内部的巨型壁画《末日审判》,则是16世纪美第奇家族延请艺术巨匠瓦萨里绘制的。从圣母百花大教堂开始,欧洲建筑正式从“哥特时代”进入了“文艺复兴时代”。

  天堂之门

  圣母百花大教堂对面有一座八角形小教堂,名为“圣乔凡尼礼拜堂”。它的东门被米开朗基罗称作“天堂之门”,享誉世界。

  这座青铜门是在美第奇家族的资助下,由文艺复兴建筑大师吉贝尔蒂所造,自1425年起耗时27年才完成。镶嵌在铜门框格内的浮雕,表现了旧约圣经的十个故事。现在门上的浮雕作品是复制品,原件则被收藏在博物馆中。

  家族与城市

  美第奇家族从乔凡尼那一代开始,就有为城市公共建设投资的传统。不仅自己投资,他们还拉着满城的富商巨贾一起砸钱,为佛罗伦萨新添了许多宫殿、教堂、学校,原有的公共建筑也得到修缮。这些投资吸引了大批优秀艺术家,他们的才华在这里能得到金钱支持,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纷纷实体化,变为各种精美的建筑、雕塑、绘画,点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让佛罗伦萨的面貌焕然一新。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博物杂志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