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VS.僵尸

博物杂志 2017-01-13

  文章出自:博物2016年第11期作者:韩枭扬

  标签:文化文明 古史传说

  行尸走肉那些事儿“丧尸”作为鬼怪圈新贵,在影视作品中红极一时。丧尸电影《釜山行》刚刚大出风头,美国丧尸电视剧《行尸走肉》最新一季也在热播,于是今年万圣节,有不少人选择以“丧尸妆”参加派对。对中国观众而言,则有许多人分不清“丧尸”与“僵尸”,它们虽然都是会动的尸怪,但一中一洋,其实背景来头、行事风格都大不相同。

  丧尸:来自巫毒教的名字

  今天的惊悚影视、恐怖小说中,常出现这样一类怪物:活人或死者因病毒感染等原因,变成“丧尸”,它们没有知觉、没有意识,只受血肉的吸引而四处游走、捕食活物。而感染它们的病毒,往往还会继续传播给被它们咬伤的猎物。

  这些怪物在世界鬼怪圈中,算是最年轻的一代:20世纪后期才亮相银幕、迅速发展起来。“丧尸”一词本来源自非洲的巫毒教,是指被人用魔法复活并操纵的死尸。欧美粉丝率先用它称呼银幕上的活死人,大概是觉得“尸体动起来”这一设定跟巫毒教传说相似。其实巫毒教的丧尸必须有幕后操纵者、也不具备传染性,跟银幕丧尸很不相同。但随着这类题材的走红,人们对前者的印象越来越淡,对后者的了解却越来越多,丧尸这个名字也就彻底被张冠李戴了。

西方食尸鬼源自阿拉伯神话,图为一本波斯语诗集中食尸鬼相互争斗的插画。

  僵尸:独树一帜的东方流派

  而在中国,还有很多人会习惯性地把丧尸与僵尸混同。因为早在丧尸文化东传之前,僵尸的传说就已在我国民间深入人心了。

  僵尸一词,原意是指死后僵硬的尸体。明清以前,这个词并不指代鬼怪,也没什么恐怖色彩。然而到了清代,以大文豪袁枚、纪晓岚为首,文人们创作、整理出大量僵尸作祟的故事,一时间僵尸怪谈脍炙人口。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博物杂志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