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胡线 体验中国的“临界”之美

中国国家地理 2017-01-13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第10期作者:刘晶

  标签:地质地理

  走胡线:体验“临界”的魅力

  地理学家胡焕庸把中国的黑河(瑷珲)和腾冲两点一连,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从中国的东北贯向西南,把中国版图划为两半:东南半壁是人口密集地区,西北半壁是人口稀疏之地。这条1935年画出的直线,对中国的自然与人文地域分异规律的刻画,直到今天都是十分准确的。

  逶迤数千公里的金界壕,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段保留依然完好,至今可以清晰地看出壕沟与城墙联合的城防体系。顺着夕阳的光线,照片由西向东拍摄,金界壕东侧起伏的群山已经开始出现了树木,这便是大兴安岭的余脉;西侧则是一马平川的内蒙古高原。地理的天然分界线,被人为的军事分界线所完好诠释。摄影/许阳

  我们呼吁“慢步中国”,是为了在行走间体验中国多样的自然与人文。人们容易被“极端”和“异类”所吸引,而胡焕庸线所穿过的地域,恰是各类“极端”之间的过渡、调和与交融的地段。通常,我们视这类现象为“临界”。

  胡焕庸线是一条虚拟的直线,如何将它“落地”?为此,我们收集了许多与胡线相关的地图资料。与胡线相关的人口分布,其实与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互为因果,自然界与人文社会中的现象,往往经历从渐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当把“胡线”落实到地球表面时,得到的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条形区域。这个区域两侧,分别是人口密集和人口稀疏地区,在这个条形区域之内,则是地貌形态、人口分布以及人文现象的各种过渡。

  终于,我们发现了“生态环境过渡地带”这个概念。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葛全胜研究员最早提出了这个地带的存在,后来,该所的王铮研究员发现,这个地带与胡线的走向十分吻合。

扫描二维码,下载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国家地理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