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抗战十四年”的提法更准确

中华网 2017-01-13

  “抗战十四年”的提法更准确

  ■徐 焰

  “抗战八年”,这曾是抗战胜利后几十年间的习惯语言。所有会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的人都会记得——“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不过随之也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1931年“九一八”后东北抗日武装,特别是中共领导的东北抗联不是也在抗战吗?1932年在上海“一二八”抗战,1933年华北的长城抗战,不也属于抗战吗?正如北京一句老话,“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中国抗战过去大都说八年,细论起来又应向前延伸是十四年。近日,教育部提出历史教材应遵循“十四年”的提法,正是采用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说法。

  仔细研究历史可以看出,过去对抗战的时间说法不一,主要原因是中国同日本正式开战的时间长期没有正式界定。若按正常国际惯例,国家间的战争何时开始应从政府间宣战算起。中日两国只是在1894年即甲午年相互宣过战。此后几十年间,日本仍不断对华采取军事侵略,包括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进攻北京、1914年侵占胶济路和青岛、1928年入侵济南制造惨案,发展到1931年出动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其实可以称“九一八战争”)侵占中国东北。接着,日军于1932年进攻上海引发中国的淞沪抗战,1933年进攻华北引发中国的长城抗战,直至1937年日本出动几十万大军全面侵华,在八年内蹂躏了半个中国并占领了多数省会,却一直没有对华宣战。日本政府还傲慢地将侵华作战称为“满洲事变”、“支那事变”,认为是地区冲突和“膺惩”行为而不承认是战争,从不遵守国际战争法规并肆意施暴。

  抗战时当政的国民党当局,对日本的态度经历了一味妥协、局部抵抗到最后抗战的过程,这也影响了对战争时间的界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不顾民众要求拒不对日宣战而实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还在日本“亲善”诱惑下将中日外交关系由公使级升格为大使级。1937年7月,日本大举进攻华北,8月间又撤回驻华外交人员和侨民,南京政府虽进行抵抗却仍不肯断交,直至1938年1月日本宣布不承认国民政府后,才从日本撤回大使馆。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发生,两天后国民党政府看到美国对日宣战,才打消妥协念头正式对日宣战。可惜这个宣战书没有写开战日期,因为没法向人民解释,为什么打了这么多年才正式宣布开战。

  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战的中流砥柱,首先表现为提出对日抗战最早,态度又最坚定。早在1932年,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对日本宣战。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历经八年全面抗战最后取得了胜利,后来人们也习惯讲“八年抗战”,这并未包括1931年至1937年这六年的局部抗战(尤其是东北抗战),严格讲又不够全面。

  抗战胜利后,国内有识之士在国际上提出中国抗战应定为十四年。1946年反法西斯盟国设立东京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有正义感的中国法官梅汝璈等人,就提出应从1931年起追究战争罪。因为按国际法一般规则,战犯一般是按战争期间所犯罪行论罪,日本人正是抓住宣战时间做狡辩,称1941年以前同中国没有战争,若按此说来,1931年以后十年间的众多暴行,包括南京大屠杀都不算战争罪了!美国法官起初也想只审判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四年的战争罪,经梅汝璈等人力争和中国方面的要求,东京审判最后还是确认了日本“九一八”侵占中国东北的行动、翌年入侵上海和进攻华北都属战争犯罪,并惩治了土肥原、板垣等策划者。今天的人们要维护东京审判对日本侵略者的定罪,也应肯定日本侵华战争和中国的抗战时间是十四年。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认识它主要应看实质而不能只看现象。中国抗战经历了一个从局部到全面的过程,当年中日政府都没有正式宣布战争开始日期,但中国人民从1931年至1945年浴血抗战的史实举世公认。如今人们谈起中国抗战,既要缅怀全国人民八年全面抗战的历史,同时也要追念此前六年进行局部抗战的业绩,并且还应上溯至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五十年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前事不忘,并将其作为后事之师。(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