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90822500717866141.jpg

稻农秋收后最应该做什么?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08-22

   

  春天地秋天备

  日前正值秋收的时节,在这里我们提前告诉大家,秋收后一定要为明年的生产做好准备。

  ★首先,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能田间焚烧秸秆。建议将秸秆打捆带出稻田处理(送给发电厂,造纸厂,或堆沤等),尽量减少田间翻耕入土还田。因为秸秆还田对我们寒地稻作区的确是一个大难题,主要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寒地稻作区有180天左右的封冻期,这个时期的天气条件下,秸秆是根本不能腐熟的,没有腐熟的有机质会增加土壤的碳氮比(26:1),翌年温度升高后,土壤微生物会分解这些多余的碳素(秸秆的碳氮比为100:1),让土壤碳氮比达到平衡状态。在分解多余的碳素的同时微生物会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氮素为自身生命提供养分,这样会产生与植物争氮现象,导致水稻早期苗黄、瘦弱、分蘖延迟等现象。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我们在秋收后,应立即将尿素100公斤/公顷加酵素15升混匀后撒入田中,然后进行深松(翻地)、旋耕,让稻草、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这样可以大大缓解土壤微生物在水稻营养生长期与水稻争氮问题。在明年本田中,底肥和分蘖肥可以正常施用,穗肥量要减下来,避免过多氮素造成危害,也会减轻前期温度较低时微生物与植物争氮而导致的水稻生长缓慢。第二方面就是还原性有机酸中毒,稻草和根系由纤维素组成,在水田淹水的时候,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可达-630mV,这样的强还原条件会导致纤维素这种碳水化合物分解后产生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等短碳链的还原性有机酸(这个原理和食醋生产发酵相同),这些有机酸混同未完全分解的碳消耗根表面泌出的氧,导致根功能受到抑制,引起地上部长势看上去像“受旱缺水”,严重者导致分蘖死亡。这种现象只能采取湿润灌溉方法,让田间保持湿润状态,可见微裂,但不可以过干,否则会因为水分胁迫而影响分蘖。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明年春夏高温时期土壤还原性有机酸中毒的问题,但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第三方面封闭除草会收到很大影响,因为施在土壤中的除草剂会有一部分被未腐熟的稻草吸收,从而导致土壤中除草剂浓度下降,达不到除草要求浓度而导致杂草封闭效果差,而过多使用除草剂,又会导致水稻生长受抑制,在除草剂使用上大家要注意,尽量使用酰胺类除草剂,适当加量。没有经过高温处理的秸秆会把今年的病菌、虫卵带入土壤,为明年的病虫害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可以在知情的前提下早做安排,比如明年育秧时就准备好防治潜叶蝇的药剂,本田的潜叶蝇可以在苗床上防除;纹枯病在分蘖末期防治等。在还原性有机酸中毒预防上,要采取湿润灌溉,这样的灌溉方式,即节省了灌溉水,又可以让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有所提高。

  ★其次,我们还要为明年的育秧做好苗床建设和育秧土的准备工作,具体做法是:秋收后要立即构建苗床,按照相应的标准构建苗床,要求整平、整细让置床达到可摆盘的程度,镇压苗床可以考虑在雨前压实,巧妙地利用冻耕,让明年的苗床达到松软平整状态,为育秧打下良好的置床基础。育秧土要在此时取回,利用秋季干旱充分晾干、过筛、装袋备用。没必要秋摆盘。做这些工作目的只有一个,避免明年春天雨水多而导致做床难和取土难的问题。

  ★第三就是冬末春初的早扣棚,据气象部门的数据表明,我们的冻土深度可达180-220厘米,自4月1日土壤化冻开始至6月10日才能完全化冻达到煞浆期,也就是说,我们每年的整个育秧和插秧都是在返浆期度过的,早扣棚可以增加土壤化冻的深度,让我们把水稻种子播撒在已经化冻70厘米(自然化冻时间为5月5日)左右的暖床上,减少水稻苗床病害的发生。

  ★总之,到目前看来,距离封冻期还有40天左右,秋季雨水不多,冬雪如果不早,那自然封冻深度就会加大,土壤热容就会相对减少,明春的水稻育秧就会在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的环境下完成,对我们育秧的难度会大大提高,现在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好,明春的风险就会越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愿我们2019年能度过一个轻松育秧的春天,为全年高产打下一个良好的有准备的基础。

  作者:孙彤阳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