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说果树施肥氮长叶子,磷长果,那施用生物肥起什么作用?又能长啥?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07-15 作者:最新技术


 

生物肥,是近些年比较好的一类农资产品。生物肥主要分为微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这两大类,两者的成分不同、在功能上也有一定的差异。那么,果农对果树施用生物肥能有什么作用?又能长什么?

1、微生物菌肥。虽然说,微生物菌肥中带一个肥字,但是其自身并不含有任何的养分,其主要是以提供对土壤有益微生物为主要的目的,其主要功能也是以补充土壤有益微生物来实现,主要体现在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分解有机质、抑制土传病菌繁殖和活动、利用其分泌物保护农作物根系。

1.1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土壤中的养分有两种,一种是有机养分,既通过人为施用的有机肥料和动植物残体在土壤中残留而形成的有机养分;另一种是土壤中矿源养分,各种可以以水溶液方式游离的盐离子,是无机养分。而微生物菌类促进土壤养分释放的功能主要是针对有机养分而言。微生物菌类施入土壤之后,会恢复活性并进行繁殖、活动,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吃饱肚子”,吃饱饭了才能更有劲的繁殖和活动。土壤中的有机养分就是其主要的能量来源,通过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的无机物质,既能满足其能量需求,分解出的小分子无机物也能被果树吸收、利用。所以,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就是其第一个功能。

1.2分解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健康状态的晴雨表,对土壤的健康状况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功能体现不仅仅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颗粒间空隙,还有一方面是通过分解之后释放种类较为丰富的养分来培肥地力。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土壤微生物的参与,将有机质中复杂的有机成分逐渐的分解成各种小分子、可供农作物吸收的无机成分。所以,土壤有机质在土壤中并不是平稳存在,而是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逐渐的被分解、减少,特别是常年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地块,更需要注意补充土壤有机质。

1.3抑制土传病害病菌的繁殖和活动。既然是微生物菌类,就有有益和有害之分,土传病害的病菌在土壤中的残留就是有害微生物的残留。同理,其他的绿霉菌等微生物也是有害微生物。如果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占主要地位,那么就会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而如果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占优势的话,就会对土壤和农作物有利。而有益微生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维护土壤的健康情况。

1.4利于分泌物创造适合根系的生长环境。土壤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活动和繁殖的过程中,会分泌出性质较为复杂的分泌物,这类分泌物会在土壤中有一定的残留期。总的来说,这类微生物的分泌物对土壤是有利的,在果树的根系附近形成一个微生物分泌物的环境,对减少土传病害对果树根系的影响有一定的作用。

虽然说微生物菌肥是一个好东西,但是也没有那么神奇。特别是微生物的施用效果是很难从表观现象来观察,也可以说微生物菌肥施入土壤之后对土壤的各种功能是不能用肉眼观察的。既然如此,一些经销商和专家所说的施入微生物菌肥之后土壤性状有了明显的改变就是一个谬论,其次是微生物菌肥对增产、稳产的效果有限,毕竟其自身不含有任何的养分,不能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怎么可能有增产的效果呢?毕竟微生物菌肥的主要作用标靶是土壤,而不是果树。所以,微生物菌肥虽好,但是也要以平常心去对待,不要妄图以为使用了微生物菌肥就能有效的稳产、增产。

2、生物有机肥。简而言之,生物有机肥就是有机肥的基础之上添加了一些有益微生物的成分,使得有机肥的功能更加的全面。而对于有机肥来说,功能大家都了解,改善地力、疏松土壤、提高土壤团粒结构之间的空隙、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的直径、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充足的能量、提高土壤的保肥水能力等。所以,有机肥的功能也较为多样化。那么,生物有机肥就是在有机肥的功能基础之上,将上述的几种功能和作用集中在有机肥之上。只不过,即便是生物有机肥,其主要的标靶也是土壤。想要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来补充土壤缺失的养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改善土壤的理化状态,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生物有机肥与有机肥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中的养分含量低,氮磷钾总量都在7%以内,与化学肥料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想通过施用有机肥或者生物有机肥来替代化肥,很难。除非您能将土壤的状态还原到30-40年之前的状态,否则的话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微生物菌肥以及生物有机肥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让果树长什么?而是调节土壤的健康状态,让土壤逐步的向有利于果树、农作物生长的状态转变。也就是说,微生物菌肥和生物有机肥的功能,针对的是土壤,而不是地上部的农作物和果树。所以,广大的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资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听信一些经销商的忽悠和虚假宣传,增加自己的种植成本甚至对产量造成损失。

作者:才艺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