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过统计整理1949—2019年由国家级单位、官方媒体制作的科教影片,结合不同时期科普、林业 和科教影片行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影片内容分析,将新中国林业科教影片演变过程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认为其发展脉络基本体现了新中国林业科普工作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与内容侧重,其转变与国家发展战略、科普政策及林业、科教影视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林业科教影片界定为以传授树木、森林以及相关自然生态保护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动态影像艺术形态,以宣传片、纪录片的形式为主。基于关于新中国科普事业、林业发展及科教影视发展的脉络梳理与阶段划分,结合新中国林业科教影片自身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六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林业科教影片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国林业科普走过的历程,以其为切入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管窥新中国林业科普发展的历史脉络及时代特征。
1林业科教影片的创立与起步(1949—1958年)
这一时期,我国虽尚未形成健全的科普体系,有关科普的法规也不够完备,但林业科教影片和林业科普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有了新的起点,开始创立和起步。据不完全统计,自1949年到1958年,在我国摄制的33部科教影片中,有4部林业科教影片
我国林业发展从造林计划、森林火灾防治、病虫害防治以及幼林防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以配合和推动国家工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林业科普工作积极响应号召,林业科教影片侧重对植树造林、树木栽植等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在新中国林业科教影片创立之初,林木在工农业方面的资源价值和实用功能得到了普及。
2林业科教影片的曲折发展(1958—1966年)
在以技术革命为重点的科普工作引领下,这一时期我国科教影片整体比上一阶段更注重技术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在本研究搜集的1958—1966年尚存影像资料或内容简介的53部科教影片中,33部影片的内容以推广专业技术为主。1960年,林业宣传局被裁撤,林业电影社并入农业电影社,导致林业科教影片多与农业科教影片合并,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成为主流。在上述53步科教影片中,以林业科技知识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影片仅4部。
这一时期我国林业科教影片在农林电影社合并的格局下并没有很高的产量,相比于农业科教影片和林业科普图书、挂图,以“绿化祖国”为主题的林业科教影片并不多见。但是,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及与苏联合作的影响下,还是发行了一些林业科教影片精品,林业科普的科学性得到一定的提升。这一时期摄制的《松林里的战斗》和《不平静的夜》开始尝试摆脱说教风格,从单一靠旁白推进剧情转向更为灵活的使用镜头叙事,在审美意趣和拍摄技巧上确有提升。
3林业科教影片的政治化宣传(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普事业受挫,很多科教影片被打成“封资修黑片”或“毒草”。1971年以后,在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的重视关怀下,科普出版、科教影视等工作才相继得到恢复。根据统计,1971 年我国陆续有新的林业科教影片发行。
这一时期我国林业科教影片侧重强调林木在生产生活、防沙固沙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影片的主旨不仅限于对林木生长知识及相关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同时兼具政治宣传的作用。为突出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或展现革命精神的定位,影片多以植树造 林的过程为主线,在普及林木栽植和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的同时,侧重宣传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等的伟大成果。客观来看,这一时期的林业科教影片在一定程度仍起到了提醒社会重视和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
4林业科教影片的复苏与探索(1976—1994年)
4.1全面复苏(1976—1983年)
在政策推进下,这一时期林业科教影片全面复苏,同时也为下一阶段林业科教影片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时期出品的103部至今能找到影像资料或内容简介的影片中,有9部林业相关的影片。
整体而言,这一时期我国各项事业逐渐复苏,林业科普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图书、展览、挂图、幻灯片等各种形式的林业科普形式相继推出,林业科教影片迎来了发展契机,数量有了明显提升,内容基本上褪去了政治宣传的色彩。除《种杉》《科学种树》《次生林》等影片继续侧重林木实用价值及栽植技术的宣传推广外,其他一些影片开始引导人们关注森林的环保效应,拍摄技法也有所提升。这些影片较为突出地打破了传统科教影片以说教为主的创作模式, 致力于让观众潜移默化地感受森林和自然的魅力。
4.2探索自然(1984—1994年)
这一时期越来越多地出现以探索自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科教影片。据不完全统计,在1984—1994年尚能找到影像资料或内容简介的135部科教影片中,有 13部林业科教影片,其中,完全以探索和展示自然为主要内容、不涉及技术推广的有7部,占该时期林业科教影片总数的53.8%。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强,这一时期我国科教影片涉猎的学科专业更加广泛,相比之下林业科教影片的占比有所降低,但整体数量并没有减少。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影片内容基本不再局限于对林木经济效益及相关技术的宣传与推广,而是越来越多地引导人们对自然的探索和热爱。同时,影片的创作手法也更为灵活,艺术性、趣味性不断提升,获奖比例更高,奖项种类更为丰富,国际交流更为密切。值得关注的是,就目前统计来看,1992—1994年林业科教影片几无产出,原因应与影视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有关。此后,我国不断对影视行业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使其逐渐走向市场化,失去计划经济的扶持,科教影片产出一度明显衰减。
5林业科教影片的蓬勃发展(1995—2005年)
这一时期,科普工作的重要地位凸显,随着电视的普及,科教影视业开始了影视合流的结构性调整,我国的科教影片创作呈现蓬勃之势,数量与种类远超从前。此外,环保问题被进一步重视。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上述背景下,林业科教影片蓬勃发展,在科教影片总量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有影院正式排片、尚存影像资料或内容简介的科教影片有667部,林业科教影片97部,占近15%。
从内容上看,在科教兴国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这一时期林业科教影片越来越多地以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为主题,且介绍科学原理与科学知识的影片在数量上也逐渐超过了技术推广类影片。从创作手法来看,这一时期的林业科教影片在审美性和趣味性方面亦有长足提升.其中,《穿越风沙线》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记录”,故事线更丰富、创作性更强;《植物——从冬天到春天》《奇妙的藻类》采用延时摄影的手法,让观众感受植物生长、历经四季的视觉冲击。这些影片真实记录了我国森林地区的地理风貌、资源情况,讲述植被、森林及森林动物相关的科学知识,揭示自然科学的奥秘,充分展示了我国的自然环境及复杂的地理文化。
6林业科教影片的创新繁荣(2005年至今)
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和生态建设被提升到文明高度的背景下,我国林业建设和林业科普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林业科教影片由此从倡导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进一步进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展开创作的新时期。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林业科教影片中虽仍存在推广植树造林技术的影片,但整体比例进一步下降,而单以植物或林木为主角的29部林业科教影片中有19部以呼吁建设生态文明为主旨。
整体上,这一时期林业科教影片从强调森林的环保作用和引导人们探索自然,进一步向关注生态圈整体状况转变,越来越少的林业科教影片以单一的树木、植物做主线,不再局限于只讲“林”的故事,而是更多地将“林”与“人”紧密结合,强调二者相互成就的关系。同时,由于侧重展现生态系统全貌,影片题材更加丰富,结合我国丰富的物种资源与多样的文化元素,这一时期林业科教影片逐渐建构和传播了符合时代发展的生态话语。
7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普工作、林业和科教影片发展在理念、政策和实践上始终围绕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目标和重心发生变化。在不同历史阶段,林业科普工作的宗旨、重点和实施方式亦有所不同,这一点在林业科教影片的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新中国林业科教影片的发展变化是新中国林业科普史的一个缩影。新时期,林业科普工作和林业科教影片的发展应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努力抓住时代机遇,秉承创新理念,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为提升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观的普及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