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辟谣】蕨菜是致癌毒草

科学辟谣 2020-06-17

  谣言:

  蕨菜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唯一会致癌的蔬菜,不能吃。

  辟谣:

  蕨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在分类学上属于欧洲蕨,分布十分广泛。其在地上的部分是叶,蕨菜幼叶生长时会形成漂亮的卷曲,在形态学上叫“幼叶拳卷”,也就是百姓餐桌上的拳头菜。地下的部分是蕨菜的茎,根状茎,富含淀粉,是制作蕨菜粉的原料。

  蕨菜营养丰富,除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外,还富含萜类、黄酮类、甾类、多糖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有山菜之王的美誉。从诗经中的“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到清代的“春山笋蕨本来甜,难得城中二者兼”;从传统的凉拌蕨菜、蕨菜炒腊肉到高大上的佛手鱼翅再到西式的蕨菜披萨,可谓历经古今遍布中外,深受百姓喜爱。然而,这款美味的食材,却出现在了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致癌物名单上,归为2B类致癌物。那么,蕨菜还可以安心享用吗?

  2B类致癌物是指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的物质。蕨菜之所以能入选是因为它含有一种叫原蕨苷的物质,尤其在嫩叶中含量较高,这种物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代谢产物,能导致DNA分子受损,从而诱发癌症。听起来确实可怕,但这并不意味着吃了蕨菜就会得癌症,这与食用方法、食用量、食用频次都有关。食用蕨菜要把握以下两点:

  1.原蕨苷溶于水且化学结构不稳定,沸水焯烫能够显著降低蕨菜中原蕨苷的含量,因此在食用之前浸泡、过沸水等步骤必不可少。

  2.相关研究表明,每天摄入含10毫克原蕨苷的牛奶未发现致癌症状。结合人们的饮食习惯,每食用500克蕨菜会摄入大概0-1.2毫克原蕨苷,因此适量食用是关键,合理烹饪并且不要长期大量食用,蕨菜还是可以安心享用的美味。

  辟谣专家:

  高 洁 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

  复核专家:

  马冠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学辟谣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