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抽动障碍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7-12-22

  具体内容

  在变态心理学中,根据抽动发病的年龄、临床表现、病程长短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而分为:(1)急性抽动障碍 ;(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3)Tourette综合征。

  在急性抽动障碍中,除概述中所提内容,急性抽动障碍患儿在表现眨眼、扮鬼脸等简单运动抽动的频率很高,基本每天都发生,1天多次。有些患儿的抽动只有简单发作,另一些可在数月内交替发作。

  对于另外两种抽动障碍,其表现得与急性抽动障碍较为不同。

  1.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该抽动障碍是一种自限于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群发生运动或发声抽动(但两者并不共存)为特征的一种抽动障碍,抽动可以是单一的也可是多样的(通常是多样的),持续时间1年以上。

  患儿会不自主运动抽动或发声,但不会同时出现,一般以在运动抽动多见,常1天发生多次,可每天或间断出现。一般患者是在18岁前起病,至少持续一年。有些患者的症状甚至可以持续终身。

  2.Tourette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该综合征表现为多种运动抽动伴有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多为复杂性抽动,二者多同时出现。抽动可在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在应激下加剧,睡眠时消失。18岁前起病,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抽动几乎每天发生,1天多次,至少持续一年以上,或间断发生,且1年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

  患儿经常会出现骂人的话,有时伴有模仿动作,模仿言语,重复语言或强迫动作,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患儿感到十分痛苦和烦恼。

  目前关于抽动障碍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其发作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相关,可能是多种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1。

  抽动障碍的治疗

  治疗抽动障碍以及时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饮食调整和环境治疗为原则。

  1.药物治疗

  严重的抽动障碍儿童,早期应用合理的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综合治疗成功的基础。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氟哌啶醇(haloperidol)、硫必利(tiapride, 又称泰必利)、哌咪清(pimozide, 又称匹莫齐特)、硝西泮(nitrazepam)等。由于抽动障碍症状从轻到重,复杂多变,不只表现为抽动,而且有多种情绪和行为问题,如多动、焦虑、抑郁等,故也采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抗抑郁剂或抗焦虑药物联合治疗。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防止疾病复发和减少合并症的主要手段。临床观察发现,抽动障碍的症状在紧张时加重,放松时减轻,睡眠时消失。因此在儿童抽动发生时,不要强制将其控制,最好采用转移法,在患儿抽动时可以让其做些轻松的事情以减少由抽动带来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感,通过肢体的有目的的活动而逐渐减轻和缓解抽动症状。

  另外,应加强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家庭治疗,从而帮助患儿和家长正确认识该障碍,正确看待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如同学的耻笑等),消除环境中对患儿症状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改善患儿情绪,增强患儿自信。习惯逆转训练、放松训练等对治疗该障碍也有一定帮助。

  3.饮食调整和环境治疗

  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外,还应该注意妥善安排日常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紧张,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运动和文娱运动,使其尽量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食物添加剂和含咖啡因的饮料会加重抽动症状,为此,对这类儿童应避免使食用1。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